写下这个题目,自己也不觉哑然失笑。地铁里的蝴蝶飞了,该不是自作多情,故弄玄虚吧。君不见,在人流络绎不绝的人民广场地铁站,到处是人挨人的场景,倒是你慧眼独具,想象力出众,竟看出翩翩起舞的蝴蝶来了。
是的,我看到了翩翩起舞的蝴蝶,是在地铁车厢里小巧玲珑的展示板上。
曾经有一天的下午,我在人民广场地铁站上车,刚跨入车厢,便被眼前展示板上的一首名为《蝶》的小诗吸引住了:
那春天/最初的蝴蝶/橘黄而紫红/轻快飞过我的路/一朵飞翔的花/改变着/日子的颜色
哦!这是英国诗人迈克尔·布洛克清丽而富于想象力的诗句。我发现有一对情侣指着诗句在窃窃私语,有个一脸稚气的女孩静静地在笔记本上抄录。我一路默念,年纪大了,不再奢望年轻时对诗的敏感,可以在短时间把喜欢的诗歌完整地背诵出来。但我仍很欣慰,因为距老母所居的康复医院有半个多小时的车程,这首清丽的小诗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探视母亲后,我依旧搭乘地铁1号线。在车厢里,我惊喜地发现车门的墙上还有几首小诗被乘客“围观”。哦,我想起来了,前不久,媒体报道,作为对首次亮相伦敦地铁4首唐诗的回应,经过英国人的精心挑选,四首英文诗歌在上海的地铁车厢内以诗歌海报和中英文对照的形式进行陈列,即使不擅英文的普通市民也能从字里行间领略到英国诗歌的美妙意境。我特别欣赏威廉·华兹华斯的代表作《水仙》:“山间谷中,白云漂浮。我如白云,独自遨游。……”一边背,一边想象着诗人传达的意境,眼前似乎浮现一幅美丽的画面:蓝天白云,湖光山色,再加上一望无垠,随风摆舞的水仙花,让人情不自禁地领略这位超现实主义的梦幻色彩而富于东方意蕴的诗作。诗中散发隽永、清幽的魅力,让我不禁浮想联翩:中国的唐诗和英国的经典诗作,如今搭乘着靓丽的地铁列车,走近大都市市民,那是多么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创意啊!我更没有想到,被人称为阳春白雪的诗歌,在地铁上对她感兴趣的大有人在呢……
这是让我至今难忘的一幕。尽管在漆黑的地底下飞驶的列车里,尽管时光的流水哗哗地流逝了数个春夏秋冬,却使经常搭乘地铁的我惆怅不已:当年车厢里一景悄然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地铁里的蝴蝶飞了!自打中英诗歌交流活动“功成身退”后,原本蝴蝶翩翩起舞的地方又被周而复始的电视广告所取代,虽然图像因种种“情况”极不稳定,但仍一如既往顽强地表现着大都市特有的光彩,可是我心里有空落落的感觉,我心中的蝴蝶因没有一席之地而一去不复返了……
地铁作为大都市的窗口,每天人来人往的流量超过170多万人,如果主事者将人们喜闻乐见的诗歌、格言、警句引入这流动的窗口,我敢说,这既可打发路途的寂寞,又受到书香的熏陶,也对塑造城市精神品格,提升国民文化素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知有关方面尊意如何?我只想用平时经常哼唱的《思念》来表达我心中的城市思念: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不知能作几日停留/我们已经分别太久太久/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为何你一去便无消息/只把思念积压在我心头/难道你又要匆匆离去/又把聚会当作一次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