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1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西医私人诊所
熊月之
  熊月之

  1844年,即上海开埠第二年,西医就传入上海。那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医师雒魏林在上海县城大东门外租赁民房,设立诊所,是为最早上海西医诊所。此诊所后迁小南门外,再迁山东路麦家圈,日后定名为仁济医院。西医以其擅长接种牛痘、救治眼病、外科手术等优势,很快受到上海人欢迎。据统计,仅仁济、体仁、同仁三所教会医院,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每年在上海诊治病人已达十万人次。到清朝末年,上海已有仁济、时疫、同仁、广仁、广慈等十多家西医院。与西医院快速发展的同时,上海西医私人诊所也很兴旺发达。据1909年出版的《上海指南》统计,那时上海已有西医私人诊所57家,每家诊所一般一名医生(只有一家有三名医生,为兄弟三人),开业医生总共59名。其中英国籍11名,美国籍16名,德国籍5名,法国籍2名,澳大利亚籍3名,日本籍18名,挪威籍、印度籍各1名,中国籍2名。这些诊所主要分布在两租界,少数几家在华界。其时私人医生收费颇昂,一般挂号一角,门诊大洋一圆,出诊二圆,另加舆金即乘轿子费一圆。这样的费用,普通穷人家庭是不敢问津的。那个时候,普通工人每月工资才8到10圆。1928年,上海开业西医生397人,1950年上升为1756人。

  近代上海,西医人数通常不及中医人数,但是,西医就业门槛较中医为高,西医费用高,医生收入高,社会地位也高。他们或者本来就是外国医生,或有外国留学背景,或在国内受过比较好的医科学校教育,诸如圣约翰大学、震旦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医学院等。民国时期,虽然也有穷人找西医治病的情况,但一般说来,西医私人诊所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富裕阶层。西医本来对医疗设备依赖性较大,好的诊所都会注重引进先进医疗设备,以提高声望。民国时期,大部分著名的开业医师,同时兼任医院的医生,有的甚至在多家医院兼职。所以遇到设备很好的诊所,在诊所里遇到甲级一等医师,这在解放前后的上海,实属寻常现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社会与法
   第A26版:时事热议/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A28版:东方大律师/社会与法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服务
   第B06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升值空间
   第B12版:聪明消费/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4版:房产在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现代家居/材质锦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30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上海有几处大自鸣钟
上海西医私人诊所
医民鱼水情
全聚德与鸿宾楼
小蛮腰
书里的上海味道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上海西医私人诊所 2014-01-03 2 2014年01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