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去到安徽的普济圩农场,上海和外省不同的生活习俗马上就显露出来了。最寻常的洗衣用具,上海知青人手一块锯齿搓衣板(上海俚语“汏衣裳板”),而芜湖、安庆等地知青用的则是根扁圆的木棒。
上海知青头回见心生疑惑:这玩意能洗衣服吗?细细打量一番:它是用硬杂木做成,长约30至40厘米,粗的一端头部略翘,尾端稍细便于手握。它的叫法不一,芜湖方言称为槌棒,而安庆则称为蛮捶,可能是它的形状较粗拙,还有称擂(耒)捶、榔捶的。
发生过一件趣事。初来乍到,连队给每个上海知青发一张床板,但架床的四根撑脚要自己解决。有人看到隔壁窗台上有晾着的槌棒,想拿来作床腿。正欲往床框上钉,主人听到声响进门来急急阻拦。大家方才知道它的用途,一阵嘻嘻哈哈了事。
在连队的井台、河畔,时常能听见安徽知青“嘭嘭”打击的声音,我们像看稀奇事一般站在一边,好奇地观赏他们操作。
但见他们将浸过水的衣物折叠好后,搁置于石板上一记记用力捶打,捶上一会后再翻翻面,接着再捶,即有污水不断从衣物下头淌出……
众人恍然大悟:用槌棒相当于在揉搓,既能去污,又能省力。相比较埋头在搓衣板上的单调揉搓,抡捶发出的忽而沉闷忽而清脆的“嘭、嘭、嘭”的声响,还有那随着节奏而四溅出的水花,似乎有种别样的韵味。
看热闹人中有手痒的,借过槌棒来也想试试,一操练就出了洋相,手势僵板声音断断续续且不说,不是将衣服上的纽扣全部打崩了,就是洗过的衣服上一道黑一道白的印子,分明是没有捶打到位。
槌棒洗衣的过水功效也比用搓板好,因槌棒能把污水快速排挤出来,而用搓板洗衣,往往要用几盆水才能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