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改新产品扎堆上市
近期面市的费改保险新产品有好几种:
中国人寿从1月1日起,在银保渠道推出费改新产品“国寿鑫丰新两全保险(A款)”。
平安人寿近期推出“平安福满盈两全保险”。这是寿险费率市场化后,平安人寿在银保渠道推出的首款自主定价、固定收益保险产品。
国华人寿面向中高端市场推出“盛世年年C款”,该综合理财计划中的主险采用保监会规定的(报备制)最高预定利率定价。
2.5%预定利率上限突破
去年8月,保监会启动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一是放开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将定价权交给公司和市场。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不再执行2.5%的上限限制。二是明确法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标准,强化准备金和偿付能力监管约束,防范经营风险。政策开启后,多家保险公司先后推出了其费改后的新产品,预定利率升至3.5%。
要看收益更要看稳健
面对眼花缭乱的新产品,有意投保的市民该如何选择呢?业内专家认为,从投保人的角度来看,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动荡,保险稳健理财的观念被不断强化。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后,保险公司在定价权上有了更大空间,寿险产品定价更具竞争力。费率市场化为保险公司创新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更多机遇,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能力,进而提高保险产品的利益水平,让客户受益更多。所以,产品本身的收益率是一大看点。
值得提醒的是,隐身在保险产品背后的公司投资能力和稳健性是更值得考量的。要保证寿险被保险人二三十年后依然能稳妥地享受到保险带来的持续保障,投保的时候要选准公司。稳定的保单收益与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直接相关。近年来,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不断放开,为保险公司提高投资收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建议消费者在决定以前慎重考虑,精心选择。比如不少保险公司已经上市,可以通过年报、季报查询其投资方向以及总投资收益率,研究之后心里有谱。总之,投保资金长期稳健增值,才能带来长久保障。本报记者 谈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