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5月1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泉眼
孙延生
  孙延生

  所有从泉眼里流出来的水,都该是天上落下来的雨。雨水渗入土壤,当然,大部分水还是停留在地表附近,有些又蒸发到空气中,有些则为植物根部所吸收。剩下来的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缝隙流入岩石中。地下水作为泉水从岩缝中流出来,然后再流向低地的底部。无论在什么地方,在地表下一定深度,总有一个区域,那里的岩石缝隙完全会被水填满。这就是所谓的地下水域。而在这水域的最上面,人们称它为地下水位。

  如果地面上有天然缝隙,而这个缝隙又比地下水位低,那么就形成了一个泉眼。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泉眼总是出现在山谷里或低地上的原因。泉水并不违反重力规律,也就是说,它总是从某个较高的水平面向低处流去。某些泉水是从地下水域的深处流出来的,因此,它们一年四季不断。这就是永久泉。还有一些泉眼位于地下水位附近,它们一般只是在雨季地下水位达到高点时才有水流出,所以称它为间歇泉。

  有些地方,尤其在火上活动地区,岩隙中的地下水曾经与地下的热相接触而变热,这些地方,我们便将它称为温泉。

  自流井与泉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对于自流井来说,雨水渗入地下,流入夹在两层固体岩石中间的疏松岩石或砂砾中。如果钻孔深达这一层,那么在四周压力的作用下,水就往往会从钻孔喷涌出来。当然,自流井也需要打在比地下水入口处更低的那些地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专版
   第A21版:专版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军事/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国防教育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吃遍中国
   第B12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4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全
   第B16版:新民好吃/好吃周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鞋和楼的比较
世上最美的风景
含山人的毛笔情
螃蟹发言
泉眼
书中得趣谜中藏
“诲”怎么念?
今宵灯谜
游木渎古镇 品《古诗源》
新民晚报夜光杯A23泉眼 2014-05-15 2 2014年05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