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新华社通讯讲述桃浦镇莲花公寓社区党总支书记梁慧丽的故事——~~~
新华社通讯讲述桃浦镇莲花公寓社区党总支书记梁慧丽的故事——~~~
新华社通讯讲述桃浦镇莲花公寓社区党总支书记梁慧丽的故事——~~~
     
2014年09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华社通讯讲述桃浦镇莲花公寓社区党总支书记梁慧丽的故事——
民心尺担肩头 百姓事在心中
■ 本报4月2日浓墨重彩报道“小巷总理”梁慧丽真情凝聚人心的故事
  她是8000多居民公认的“小巷总理”,是为居民敢担当的社区“铁娘子”。十余年来,她兢兢业业为百姓服务,营造出一方和谐共治的都市家园。她说,民心是不能忘记的“政绩标尺”。

  她就是上海市优秀居委会主任、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莲花公寓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梁慧丽。

  “意见书记”远近闻名

  莲花公寓位于上海普陀、嘉定、宝山三区交界处,属动迁居民安置社区,上世纪90年代刚建成时,小区还未接通管道煤气、自来水,更没有有线电视。因地理位置偏僻,周边缺乏商业网点和公交线路,天一黑,连出租车也不愿开进这个草比人高的地方。

  1999年,国有企业转岗干部梁慧丽接下领导交办的“重要任务”,来到莲花公寓担任社区党总支书记。除了硬件似“孤岛”,她更忧心于一串数字:8000多居民中60岁以上老人超过四分之一,外来人口近2000,还有经医学鉴定的精神疾病患者180多人,残障人士200余人……“居民都觉得被边缘化了,怨气冲天。” 

  上任后,镇里、区里有关社区治理的大小会议,梁慧丽总是提意见最多的一个。在她的奔走呼吁下,难题得以加速解决:小区的水电煤设施、有线电视在两年内全部安装到位;居民看病路远,她从办公用房中腾出150平方米建社区卫生服务站,并争取添置医疗设施和医保卡使用权限;老人吃饭购物难,她盯上小区内一幢长期闲置的楼房,委托政府牵线,继而说服产权人开办便民饭店和超市;居民常受附近市场运输车辆打扰,她又向市场提意见,协调管理方为小区增高围墙、设隔离带……

  在桃浦镇党委副书记王建平看来,“爱提意见”的梁慧丽更“会提意见”。“由于走访深入,思考充分,她的意见总是切中要害,并能拿出较为可行的操作方案,供政府决策。”

  十几年来,梁慧丽与居委会干部们领着居民同心协力,终于把原本怨气多、环境差的社区建设成“全国和谐示范小区”。

  “女汉子”冲在最前

  今年58岁的梁慧丽,身形苗条,一身牛仔衣“短打”,一头短发清爽利落,看着总不太像“居委大妈”。但在居民眼里,梁书记不仅为社区勤办实事,更是关键时刻为民敢担当的“铁娘子”。

  多年前,与莲花公寓一墙之隔有个家具制造厂,十多个排风口对着小区,排出的废气恶臭扑鼻。居委会干部穷尽了维权渠道,始终没能让工厂搬迁,双方矛盾日渐升级。

  终于有一天,愤怒的居民敲掉围墙,冲进厂区,工人也抄起家伙,双方“剑拔弩张”。“就在这时,梁慧丽拨开人群冲到前头大喊一声,谁敢动我们居民!我是书记,要动先动我!”居委会干部林海明记得,梁书记这一嗓子镇住了两方人马。

  “做居委会干部,想混日子也可以,但是居民看着你,期待你,你的威信就是给居民办事办出来的。”梁慧丽说。在居委会干部和镇、区政府多次协调下,家具厂终于在2007年搬离了居民区。“梁书记心里老想着居民的事,装不下自己的事了,我们要谢谢梁书记的地方太多了。”居民邱云猛说。

  “政绩”标尺唯有民心

  从小区大门到居委会500米的路,梁慧丽时常能走一个小时,因为总有人要拉住她说事。夫妻吵架、邻里冲突、道路积水、噪声扰民……动迁小区一地鸡毛,梁慧丽总有无限耐心。她说,碰上雨天,来居委会“串门”的人少了,自己反而觉得空落落的。

  这些年来,梁慧丽先后给5位社区孤老守夜送终;手把手照料大小便失禁的独居老人;多次垫付医药费为困难群众看病;帮助回沪老人落实养老金政策;为大龄无业青年联系工作……在她的带领下,居委会形成了365天“不关门办公”的习惯,她自己更是手机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

  对小区孤老来说,一年最开心的时刻就是梁慧丽和居委会干部在小年夜为自己做的一餐年饭。白斩鸡、熏鱼、糖藕、焖蹄髈等,都是上海老人爱吃的家常菜。烧菜空隙,梁慧丽还会端起杯子给老人敬酒。老人吃完了,居委会还得“翻台子”,小区保安、志愿者们还得再聚聚,连做几桌饭很累,但梁慧丽开心。

  如今,莲花公寓是普陀区新录用公务员基层实习锻炼基地,梁慧丽很乐意带着年轻人走访百姓、了解社区。“公务员要把事情做好,说到底,是要有一颗真情实意为人民服务的心。民心,是不能忘记的‘政绩’标尺。”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
   第A04版: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
   第A05版: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上海新城区
   第A33版:新民健康
   第A34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3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37版:新民健康/健体
   第A3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9版:新民健康/医界
   第A4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每周聚焦/新民教育
   第B03版:每周聚焦/新民教育
   第B04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民心尺担肩头 百姓事在心中
晚报小记者走进蒙牛牛奶工厂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11民心尺担肩头 百姓事在心中 2014-09-03 2 2014年09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