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磊介绍,位于宝山区临江公园的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建成于2000年1月,是全面反映抗战时期上海“一·二八”(1932)、“八·一三”(1937)两次淞沪抗战,以及上海民众14年抗日斗争史实的专题纪念馆。
“这两次重大战役的主战场都在宝山,纪念馆所在的吴淞口临江公园正是当年‘姚子青营’壮烈殉国之地。”唐磊表示,姚子青也被列入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29岁的宝山县城驻军营长姚子青带领全营将士展开了七天七夜的殊死抵抗,最终全营壮烈牺牲。
战役主战场、抗战英烈、唯一全面反映两次淞沪抗战的主题性纪念馆,唐磊认为,这些都是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入列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的原因。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昨日,淞沪抗战纪念馆也举行了纪念活动,并挑选了新近收集到的18组抗战文物精品,首次对公众展出。
此番展出的文物包括文献文书、旗帜、印信图章、音像制品、名人遗物、徽章证件等。其中,有陈诚将军使用过的军毯和他在“八·一三”罗店“血肉磨坊”拉锯争夺战中的手令原件; 1937年6月上海地区日方各机构据点和兵力的分布及中国军队部署情况甲级情报要图;抗日将领谢晋元的家信等。
唐磊将列入国家级名录看成推动纪念馆全面发展的一个契机,他表示纪念馆正在向全社会征集文物,今年10月还将启动闭馆改造,除纪念馆本身的改造外,原来的临江公园也将改建成淞沪抗战遗址主题公园,计划明年抗战70周年时落成并开馆。
按照计划,临江公园内2公里环形步道,将被改建为“抗战步道”,淞沪会战的相关重要事件将以雕塑、绘画等形式分布其中。位于公园东北侧原有水系处,则采用模型、雕塑等艺术手法,营造当年战争场面。唐磊说:“我们要将淞沪抗战纪念馆打造成淞沪抗战史研究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
本报记者 王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