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监狱陈列馆位于上海市提篮桥监狱内。陈列馆二楼的大厅就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境内第一次审判日本战犯的法庭所在地。
如今,当年关押日本战犯的牢房旧址仍在,每间牢房大约有8平方米,安装着固定的铁桌、铁凳子、铁床和当时还比较稀少的抽水马桶。
提篮桥监狱是由10余幢楼房组成的建筑群,始建于1901年,启用于1903年5月,后经陆续扩建、改建,直到1935年才形成如今规模,并使用至今。
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先后投入300多万元资金,将提篮桥监狱一幢6层高的十字监楼改造为上海监狱陈列馆,来反映百年来上海监狱历史和现状,目前展区面积达2800平方米,陈列馆于《监狱法》颁布实施五周年之际的1999年12月29日正式开馆。
1946年初,美国中国战区兼驻华美军司令魏德迈将军奉命在中国上海组建美军军事法庭,1946年1月24日上午在上海提篮桥监狱十字楼二楼开审。首批受审的就是以镝木正隆为首的18名日本战犯。2月28日,法庭作出了判决,判处包括镝木正隆在内的5人死刑,12人徒刑,1人无罪释放。
1946年1月至9月间,先后共有47名日本战犯在此监楼内受到盟军美军军事法庭的审判。受审人员中有日本第13军军长泽田茂中将、日本驻台湾第10军区参谋长谏山春树中将,日本第34军司令、香港总督田中久一中将、第34军参谋长镝木正隆少将等。1946年4月22日上午,镝木正隆等5名日本战犯就在这幢监楼的室内刑场内行刑。
抗日战争胜利后这里先后关押过几百名日本战犯,如日本驻台湾总督、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将、日本第六方面军司令冈部直三郎大将等。
上海监狱陈列馆特地辟建了日本战犯关押、审判和处决的展示区,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向参观者揭示了这些鲜为人知的史实。1997年8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如今提篮桥监狱日本战犯关押、审判、执行处已列为上海市抗日纪念地,并立碑存史。
本报记者 程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