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城管的尺度与机制的温度
宋鹏伟
  宋鹏伟

  城管与小贩的纷争,就像一道多年未愈的伤口。

  市民需要城管,也需要廉价的物品;小贩需要生计,也应受必要的监管;城管与小贩需要相互理解,但理解往往意味着饭碗不保……种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尺度的拿捏谈何容易?

  一过火就是尖锐的冲突,死伤仿佛成为家常便饭,而微笑执法、美女执法、下跪执法等逆向思维下的产物也不是长久之计——福建一位城管队长刚自掏腰包买了老农100多斤西瓜,但转眼发现他又在占道经营。

  “脱掉制服我们就是平民”,日前安徽阜阳城管群殴摊贩视频,一执法人员这样说。目前,与摊主发生肢体冲突的协管员已经被辞退。另在陕西西安,城管队员在执法过程中与店方发生冲突,造成了1死9伤的悲剧。目前,涉案的5名嫌疑人均已被批捕。城市发展不应以牺牲少数弱势群体的谋生权为代价,应适度容忍摊贩的存在。这个“适度”,发达国家的做法是通过划定区域和时间的方法予以疏导,除“绝对禁止区域”外,还有“相对禁止区域”和“诱导区域”,摊贩可以通过申请牌照的方式经营。这样一来,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可以摆摊,大家都心里有数,既不是一刀切,也不是城管说了算。

  这当然只是一方面,摊贩还是不服管怎么办?毕竟别人给的生路未必就是最好的,往往越是不让摆摊的时间和地方,才越赚钱。尴尬之处就在于此:目前的执法手段,主要是以暂扣物品为手段进行执法,往往会遭遇执法对象的阻挠,肢体冲突不断越界升级也就很难避免。

  事实上,执法绝不意味着动手,理应有更多有效手段树立执法者的权威——吊销牌照也好,纳入信用记录也罢,除非被执法者能够申诉成功,否则拒绝接受处罚就会给自己带来一系列更严重的后果。

  另一方面,不动手是底线,也是铁律,因为城管没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权利,即使出现肢体冲突等抗法情况,他们也只能与普通百姓做同样的选择——报警。当不动手也可以有效处罚,遇到抗法时警力能够及时介入配合,摊贩觉得不公也有地方申诉,城管与小贩的冲突能否最大限度地避免呢?

  这不是一个“你穷你有理”的时代,否则有太多的罪犯都可以被网开一面。法律是冰冷的,机制却可以有温度,当制度设计已给出生计保障的出口时,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公然违法。如此刚柔相济,多数人与少数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才能寻找到和谐共存的最大公约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新民健康
   第A22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科艺T台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汽车周刊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8版:广告
网约车“负面清单”值得一试
黑子和史叔
大红大紫的基因检测
司法改革应坚持科学理念
当心一点
城管的尺度与机制的温度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8城管的尺度与机制的温度 2016-07-13 2 2016年07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