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下午1时许,便有读者早早地来到文新报业大厦,等候倾听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中心主任赵干城研究员为大家解读中国海洋战略。不一会儿,文新报业大厦的报告厅就坐满了人。“没能参加第一期新民环球讲坛,有些遗憾。”来自徐汇区长桥街道的杨元孚老先生很关心国际新闻,“总觉得自己对一些国际问题的看法不全面,有些国际事件看不懂,需要专家来点拨一下,让我们这些普通读者对国际局势有更深入的认识。”杨老先生很认真地掏出纸笔,边听讲座边记录,还时不时与邻座的听众小声交流。
为了能让听众弄明白有关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菲南海岛礁争端的个中细节,赵干城研究员从历史、现状的角度,用生动、通俗的语句为大家介绍。对于钓鱼岛的归属是否写入《马关条约》,此后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是否对这一问题有所涉及,赵干城研究员从清政府派出的签订《马关条约》的人选变动开始,一层一层拨开历史的迷雾。大家终于明白,原来是日本秘密窃取了钓鱼岛。这段曲折的历史小故事,令台下的听众听得津津有味、频频点头。而对于菲律宾与我国在南中国海的岛礁争端,赵干城说,要在国际海事法庭上占得上风,光靠激昂的爱国主义情绪解决不了问题。在法庭上,讲的是道理,需要的是精通法律、能够与对手唇枪舌战的专业人才,而这正是目前我国外交人才储备所缺失的。
近年来,中国海洋周边问题日益突出。赵干城说,面对种种挑衅,“咱们国内要团结、要意见一致”。说到这里,台下立即有听众回应道:“对!”赵干城指出,无论是钓鱼岛争端还是南海问题,中国的取向不应该是非黑即白的极端选择,民族尊严、民族情绪应当通过理性的途径表达。这也引起了台下听众的共鸣。
讲座结束后,热心听众纷纷来到台上,将赵干城研究员里三层外三层围住,向他请教有关钓鱼岛争端、南海问题的看法。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蒋中良也参加了本期新民环球讲坛。他评价道:“讲坛办得很好!对大家了解军事知识、增强国防意识很有益处。”杨元孚老先生也对记者表示,听完这场讲座,很长见识:“外交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回事。面对争端,我们不能情绪化,要理性,要有智慧才行。”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