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你笑话,说说陈年往事。小时候,语文课上学到“嗟来之食”一词时,尚处物质匮乏年代。聪明如我,很快就领会了这个词的正确含义,但却暗想,谁要是给我吃一块大肉或是一个鸡腿,哪怕他态度再恶劣,我也先吃了再说。在我心里,饱口福比保面子要实惠得多。
当然,像我这样没出息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是受不了“嗟!来食!”的。在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的今天,我们已经明白,关爱他人,并不单纯是物质的赠予,还有精神的关爱。
一些官员或老板给人送上钱物时,将受助者“示众”,还非要人家说几句感恩戴德的话不可。这种情形,多年来我们已经见惯了。近一段时间,从传统媒体到广大网民,都在批评这种做法。这批评,也是一种进步。
关爱独居老人,是必要的善举。但隔几天就打电话或登门作程序性探望,对不少老人,是一种打扰。别让问候变成负担,其实是要讲一点关爱的艺术的。“莲花”的守望留言,便是一个很好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