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季游欧洲价格正低谷
说到“抄底”,一般来说,每年春节、“五一”、“十一”等旅游旺季过后都是出手良机,一大波促销特惠活动会在携程、同程、驴妈妈等OTA(在线旅游服务商)的页面上占据显著位置。只要比较一下历史价格,就知是不是实打实地“跳水”了。
二三月堪称全年中最便宜的出游时节,特别是跟团游线路。春节期间最热门的目的地之一——三亚,5日团队游节后起价2800元左右,比春节期间便宜4000多元;上海出发的贵州“黄果树+西江苗寨+荔波6日团队游”只需千余元……如果没有特定的需求,挑个降幅达50%左右的线路“说走就走”也不错。出境游方面,春季正是欧洲旅游价格“低谷”,而且气候转暖,比冬季更适合旅游,价格普遍比春节期间降10%~15%,还会有多种组合的“特惠”线路推出:“英国+法瑞意+新天鹅堡12日游”15800元起;“奥、捷、匈、斯洛文尼亚+国王湖+新天鹅堡12日游”13900元起……比起暑期“辣豁豁”的价格,实在让人“心痒痒”,蠢蠢欲动拼年假。
“特惠”的背后,除了淡季交通及酒店住宿费用等硬性成本的下降,也不乏商家为争夺客户资源而作出的额外让利。对我们这些潜在客户来说,计划出游前多关注各大旅游网站、货比多家,还可以享受到多种实惠,包括领取优惠券、多人出行每单立减、指定信用卡专享优惠等……笔者就曾经干过为了“信用卡专享”优惠而特意去办张信用卡的事,反正办起来也方便,每单立减上千元算得上是相当高额的“跑腿费”了。
要提醒大家的是,瞅准“抄底游”,也要像股票“抄底”一样,早做决定下手快,不光是因为“早订早惠”的诱惑,而是通常数量有限,越晚选择越少,还有可能“抄”不到。
2 背包自由行把握“K线图”
年轻人无疑更爱自由行,整体出游成本受交通及住宿价格波动的影响最大。毕竟,除了酷爱名牌的“血拼族”,机票和酒店的钱都会占最“大头”。由于航班及酒店资源的总量相对固定,高峰时期的机票及房源就相对紧缺,报价居高不下。选择错峰出游,一般就能在保证同等舱位及客房标准的前提下获得诱人折扣,部分通过旅行社预订的自由行甚至还可以享受到团队“折上折”的出行优惠。
如果你像笔者一样时间有富余,且追求“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成就感,不妨像散户“摒伐牢”总是盯着K线图一样,多多关注各大旅游网站、旅行社、航空公司等商家的官网、微博、微信平台,一有调整就能早知道。“段位”比较高的“驴友”们基本上都已掌握一定规律:亚航、春秋等航空公司,一般每个季度都有一次大型促销,赶上飞美国、欧洲等超低折扣票,一只名牌包包的钱都能省出来;携程网也通常在3月、6月、9月和12月“开闸”,酒店、门票等产品最低可至1-3折“甩卖”。
除了这些“大路货”,再向大家推荐几个笔者和身边朋友经常都会去“刷”的网站:订机票可以上expedia,订酒店可以找booking、hotel或agoda,对出境自由行来说,多刷屏、多比较总没错。
3 出游预订时多试新玩法
最近股市“炒新”者收获颇丰,对旅游者来说,出游预订时也不妨多试试“新玩法”,特别是当前以携程、同程为代表的OTA“大战”升级之际,更是我们“渔翁得利”之时。
单以国内游的门票预订为例,不久前的 “门票返现大战”中,携程网宣布5000多景区返现,同程网则号称8000多景区参与,最“惨烈”的景点门票价在返现后达到零元,一下子让身边许多还是习惯现场购买纸质门票的人加入网上预订行列。根据媒体发布的消息,马年春节里的网上门票预订量一跃增长近8倍,高额的返现让过去饱受高票价之苦的游客一下子“翻了身”。虽然节后返现力度有所减弱,但还是建议大家多多网上订票,占一占OTA贴钱赚吆喝的“便宜”。此外,为了争夺移动客户端资源,商家往往还会推出专门针对手机APP预订的额外优惠。
喜欢早早就定下年度出行计划的人,还可以试试携程网独家推出的“携程宝”礼品卡优惠套餐产品。如果提前180天购买相关产品,到期后可获赠5%的礼品卡,相当于每张机票都能额外再打九五折,上个月起,优惠范围还扩大到酒店、火车票等多个领域。个人的建议是,把“广撒网”、多省钱的环节尽量都放在出行前,真正“走出去”了,就不要太“克扣”自己了,在能力范围内尽量享受更多的美景、更多的美食和美妙体验吧!
菜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