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李老先生提供的线索,记者昨天傍晚来到现场调查。尽管还未到晚高峰时段,可天山路延安西路至古北路最热闹的一段路已被各种车辆挤得满满当当。
记者在百盛商厦门前的公交站点,跳上了一辆开往东体育会路甘河路的上服公交829路。车门刚刚关闭,驾驶员大哥手脚麻利,一脚油门一把方向盘向外拉出,驶入最外侧的一个车道,跟在记者身后的一位戴口罩大妈一声急吼:“慢点呀!”
一路上,记者站在驾驶员身后观察,发现他出站起步时,几乎都是将车辆排档挂在“两档”上。“你为啥喜欢两档起步啊?”记者笑着问驾驶员。“没办法,你没看到现在道路很拥堵,公交车站前总是有一些出租车、社会车辆上下客,一档起步车头抢不出去,公交车就会被逼得不能动弹,时间稍微长一点,车厢里的乘客就会有意见。”驾驶员回答得十分坦率。
据了解,按照公交行业的操作规范标准,手动档车辆需一档起步,但现在受道路环境、心态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驾驶员习惯于两档起步,抢车头、抢时间,很容易诱发安全事故。其实,车辆两档起步既给乘客带来安全隐患,一遇塞车突然停下,反而更耗油。
【“节油明星”的话】
上海公交行业的“节油明星”、巴士五汽公司的驾驶员张国富告诉记者,开车最耗油的环节,就是起步,减少起步就能明显减少耗油。他通过本报转告公交驾驶员同仁,开车保持良好的心态,严格执行一档起步的操作要求,既确保行车和乘客的安全,又能降低油耗。
本报记者 张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