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来自美国内
骆家辉现年63岁,2011年8月抵华,如果明年1月卸任,任期大约两年半,时间确实不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刁大明说,骆家辉宣布辞职,并不令人意外。骆家辉的三个孩子要接受良好教育,开销不小,他作为大使收入不够。妻子李蒙今年早些时候回美,重新投身妇女权益事业,同时暗示骆家辉会回家团聚。
在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和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可金看来,骆家辉辞职背后存在来自美国国内的压力。
作为前商务部长,骆家辉履职以来重视中美贸易和经济利益,而美国国内一些势力不认同他的方式,觉得骆家辉不够“硬”,而且在“美式价值观”、意识形态等领域打的牌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值。
有贡献也有不足
在辞职声明中,骆家辉把推动中美贸易发展、简化中国公民赴美签证流程列入他的主要业绩。赵可金说,骆家辉重视促进中美经贸关系、人文交流,在一些敏感问题上把握适当,没有激化矛盾,使中美保持比较顺畅的沟通,有利于两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刁大明说,骆家辉对推进中美关系做了一些实质性工作,但遗憾的,作为首名华裔大使,也并没有摒弃美国以往对中国的一些偏见。
可能竞选副总统
骆家辉今后的政治生涯走向是不少人感兴趣的话题。
刁大明分析,骆家辉基本不可能参加明年美国中期选举,不会重新竞选华盛顿州长,也不大可能与两名民主党籍女参议员竞争国会参议院席位,更不会竞选级别相对较低的众议员。他同样没有必要再次出任政府部长。
刁大明预计,骆家辉今后很可能进入一家大企业、尤其是与中国有商业往来的企业任职。如果重返政坛,也不排除角逐2016年总统选举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提名。
大使可能暂空缺
赵可金分析,骆家辉的接替者可能会是另一名有影响力、且奥巴马信得过的政治人物,了解中国、有在中国工作或生活的经历,以便在中国开展工作。
赵可金认为,美国国内一些人主张驻华大使应从战略上向中国施加压力,以防止中美在东亚的竞争态势变得有利于中国。
不过,下一任驻华大使的提名人选不会很快浮出水面。刁大明说,美国国会两党就财政预算达成的临时解决方案定于明年1月15日到期,奥巴马眼下恐怕没有足够时间“精挑细选”骆家辉的继任者。
刁大明预计,骆家辉卸任后,现任美国大使馆“二把手”、驻华公使康达(英文名丹尼尔·J·克里滕布林克)将暂时代行大使职务,大使一职的“空白期”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胡若愚 (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