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戏曲舞台传承之路依然漫长
~~~戏曲舞台传承之路依然漫长
~~~戏曲舞台传承之路依然漫长
~~~戏曲舞台传承之路依然漫长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宝刀不老固然可喜 后继有人更值期待
戏曲舞台传承之路依然漫长
王剑虹
■ 童双春(左一)主演《囧人黄小毛》
■ 徐玉兰(右二)、王文娟(左二)登台《舞台姐妹情》祖忠人 摄
  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戏曲类演出中有两场颇为引人注目,一是逸夫舞台的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汇聚了八位年过花甲、年过古稀的老艺术家,其中最年长的已经79岁。另一个是京剧《天下归心》,剧中主要角色只有5个,但演员表上年过花甲的老艺术家占了4位,最年长的也79岁了。近一两年,戏曲舞台上年事已高的老艺术家再度受到追捧,仅上海今年上半年已有昆曲、越剧、滑稽三个重大演出系列主打老艺术家,其中登台演出者中最年长的已有93岁。老艺术家宝刀不老不仅是观众之幸,也是剧种之幸,不过在一次次无比热烈的演出场面之后,也不难让人感慨,如今年轻一代演员在观众中的影响力完全无法与他们的前辈相比,传承之路还很艰难。

  老当益壮

  今年首个亮相的是滑稽“双字辈”封箱大戏《囧人黄小毛》,大部分“双字辈”已年过古稀,最年长的吴双艺已87岁,但一连三天的演出,老艺术家们在舞台上重新焕发了青春,最后一场举行封箱大典时不少老艺术家都泪洒舞台,场面十分感人。接下去东方艺术中心“名家名剧月”的重头戏“兰韵正浓——昆剧国宝艺术家专场”汇集了各地十多位国宝级的老艺术家,其中大部分已年过古稀。而夏天的《舞台姐妹情》更是越剧界9代同堂,还能上台的老一辈越剧表演艺术家悉数在剧中扮演角色,其中不乏年过八旬甚至年过九旬的前辈。艺术节的这两台演出也同样“主打”老艺术家。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提前一个月票已售完,8位老艺术家每一位出场都是掌声如雷、欢呼声一片,当79岁的钱浩樑与妻子相扶相持为观众表演时全场轰动。而《天下归心》中最吸引观众的就是由尚长荣、李鸣岩两位老人家合作的“见母”一场,有不少观众纯粹是为了看几位老艺术家而去的。

  吕俊是年轻的老戏迷,也是《不负阳光——吕瑞英越剧之路》等书的作者,她坦率地表示,自己也一直追捧老艺术家:“因为老艺术家的玩意儿好,这是明摆着的。”今年的这几场主打老艺术家的演出几乎都受到了戏迷观众热烈的响应。“兰韵正浓”系列的清唱会在仅仅公布了演员阵容、曲目还完全没有敲定的情况下,只用了一天时间票子就全部抢空。《舞台姐妹情》阵容一敲定就引发了“抢票”,逸夫舞台门口排起了购票长龙,最后主办方在考虑了老艺术家的身体状况后又加演一场。

  不少观众是怀着“朝圣”的心态来观看这出大戏的。包括艺术节的两台演出,不少老艺术家在舞台上的确依然精气神十足,一开口不仅韵味上年轻演员无法相提并论,气场也是年轻演员难以匹敌的。不过,当看到钱浩樑出场时步履蹒跚、说话时还稍有点不利落,看到尚长荣跌坐地上后需要两个人才能扶起来时,观众一方面为老艺术家的敬业而报以热烈的掌声,一方面也难免心中有些酸楚。毕竟老艺术家们年事已高,渐渐也开始有些力不从心了。

  更待来者

  虽然今年上半年的三场演出都是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演出而非单纯商演,老艺术家为剧种“站台”之心亦十分可嘉,但从中也可以看出戏曲界传承上的一些问题。参与策划了《囧人黄小毛》《舞台姐妹情》的资深演出经纪人许霈霖表示:不能光看到老艺术家还能派用场,还有很大的影响力,希望更多人能把精力放在年轻演员的身上。他告诉记者,《舞台姐妹情》在上海演出获得成功后,也曾有人提出希望把这台演出原封不动地搬到浙江再演一次,但是谁也没有这个胆子答应,因为毕竟老艺术家们年事已高。其实即便是现在依然还能活跃在舞台上的一些老艺术家,因为年龄的关系表演上也难免有些吃力了。而吕俊更是坦言,现在所谓的中生代演员中其实也已经渐渐开始力不从心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和推出青年演员,显得尤为重要了。

  应当承认,这些年各个院团为培养青年演员都做了不少工作。今年艺术节戏曲类的第一个演出越剧《甄嬛》就是上海越剧院为青年演员排演的一出大戏,也同样取得了极好的票房,连演连满。吕俊感慨地说,《甄嬛》中很多青年演员都是第一次排自己的原创剧目,在剧中扮演皇帝的杨婷娜已经36岁了,“36岁的时候赵志刚、方亚芬已经不得了了。”吕俊说,“不能很武断地说一代不如一代,确实是他们的环境完全不一样了,钱惠丽《红楼梦》就演过一千多场,你去问问杨婷娜演过多少场。”不过想要回到戏曲鼎盛时期的大环境显然也是不现实的,上海昆剧团副团长梁弘钧表示,这些年他们一直在尝试用老艺术家的影响力、舞台号召力来带动观众关注年轻一代演员,通过举办由老艺术家挂帅、青年演员主演的传承专场以及老少同台的演出等形式来吸引更多的观众。

  而从这两年老艺术家的演出屡屡引起轰动效应、创下票房奇迹,以及“主打”老艺术家的演出项目层出不穷来看,各院团的努力恐怕还是远远不够的。吕俊也坦言,观众没有义务等着青年演员成长,培养新人是院团的事,是靠着演出市场赚钱的演出商的事。不过,如何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培养、包装青年演员上去,其实也是每一个业内人士以及关心戏曲、爱护戏曲的人都应该思考的事。

  本报记者 王剑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市场之窗
   第A2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6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7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0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4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3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32版: 广告/新民楼市
梅葆玖将亲率嫡传弟子登台表演
宝刀不老固然可喜 后继有人更值期待
“上海当代工艺美术精品展”举行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8宝刀不老固然可喜 后继有人更值期待 2013-11-21 2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