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新民环球
     
本版列表新闻
用户完全匿名数据私密 毒品色情交易肆无忌惮~~~
用户完全匿名数据私密 毒品色情交易肆无忌惮~~~
用户完全匿名数据私密 毒品色情交易肆无忌惮~~~
用户完全匿名数据私密 毒品色情交易肆无忌惮~~~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户完全匿名数据私密 毒品色情交易肆无忌惮
美国打造“深网” 竟成“罪恶天堂”
唐昀
▲ 罗斯·乌布利希是“丝绸之路”网站的创立人和管理员
▲ 在“丝绸之路”网站上,犯罪分子可以自由交易各种非法商品
■ 美国联邦调查局人员搜查罗斯·乌布利希的住所
  文 / 唐昀

  十年前,美国政府打造了一个完全私密、匿名的网络空间——“深网”。如今,这个空间成了毒品交易、儿童色情、伪造身份等非法活动的“罪恶天堂”。

  10月1日下午,一名瘦高个的年轻人离开位于旧金山15大街的家。他和另外两人合租一套房子,月租1000美元。室友只知道他叫乔希·特里,是一名性格内向的外汇交易员。

  其实,他真名叫罗斯·乌布利希,现年29岁。他走进格伦公园附近的公共图书馆,将笔记本电脑接入免费的无线网络。就在这时,几名身着便衣的联邦调查局探员突然将他拿下,押送出大楼。

  犯罪活动藏身“深网”

  乌布利希是“丝绸之路”网站的创立人和管理员,网名叫“恐怖海盗罗伯茨”。在这个网站上,人们可以自由交易各种非法商品:毒品、假身份证、烟花、盗版软件等,却不必担心被追踪,因为“丝绸之路”位于互联网上一个鲜为人知的领域——“深网”。

  “深网”是谷歌等搜索引擎不去搜索或无法搜索的网站和数据库,信息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同时,它还有一大特点:完全匿名,将你与现实世界里的身份彻底分离。要想进入“深网”,只需花不到三分钟下载并安装一个免费软件即可。

  “深网”本身并不违法,绝大多数使用者也并非罪犯,但其匿名特质一旦被犯罪分子利用,尤其是与虚拟电子货币“比特币”相结合后,极易成为“罪恶天堂”。

  负责对乌布利希提起诉讼的纽约南区公诉人普里特·巴拉拉说:“它为各类犯罪分子提供了一个交易场所,就像昔日的露天毒品市场或进行肮脏交易的深街小巷一样。”

  长达39页的起诉书说,过去两年半里,“丝绸之路”扮演了类似票据结算所的角色,为全世界近100万客户提供了价值12亿美元的违禁品,网名为“恐怖海盗罗伯茨”的乌布利希从中敛财约8000万美元。

  一些检察官和政府机构认为,“丝绸之路”只是冰山一角,“深网”是一个潜在的梦魇,是窃贼、儿童色情产品经销商、人贩子、假币制造者、刺客、出卖国家情报者的乐园。

  军方设计“洋葱路由”

  联邦调查局、国家安全局和毒品管制局等机构耗资数千万美元打击“深网”上的犯罪行为,但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深网”的始作俑者恰恰是美国军方。

  1996年5月,美国海军研究实验所的3名科学家提交了一篇论文,题目是《隐藏路径信息》,提出打造一个系统,使用者在连接互联网时不会向服务器泄露身份。他们称之为“洋葱路由”,因为保护数据的密码像洋葱一样层层叠叠。

  2003年10月,这一想法开始正式实施。系统最初被命名为Tor,是“洋葱路由”英文首字母缩写,后来被称为“深网”。它设计高度精密,以至于设计者本人都无法摧毁它。

  在互联网早期,使用者可以利用假名在网络上创造“另一个自己”,与生活中的真实身份毫无瓜葛。但随着网络的发展,尤其是“脸谱”网站的出现,网民的在线身份与真实身份日趋重合。如今,我们无论到哪里,都在散播自己的信息:我们的浏览痕迹、视频喜好、社交圈,甚至具体在哪里。但“深网”上不是。

  美国政府为何要建造这样一个系统?原因很多。利用它,警方可以调查非法网站而不打草惊蛇;军方和情报机构可以进行秘密联络;国务院可以培训国外异见人士……

  Tor目前由一个非营利组织运作,得到谷歌、奈特基金会等赞助。但直到2011年,其60%资金仍来自美国政府。

  然而,“深网”建立不久就走向“堕落”。2006年初,一个名叫“农贸市场”的网站开始出售大麻和克他命。在2012年被毒品管制局端掉之前,它在34个国家和全美50个州建有客户网络。

  “深网”不仅是毒品的“窝点”,还是极端分子的联络站、垃圾邮件的生产基地、武器交易站、儿童色情网站……今年8月,联邦调查局捣毁一家立足于“深网”的公司——“自由招待”。它自称是“地球上最大的儿童色情机构”,所有者是28岁的埃里克·马奎斯,眼下正面临从爱尔兰被引渡的命运。

  交易使用虚拟货币

  “丝绸之路”网站上交易的一大特点是:所有交易不使用美元,而是采用比特币。

  比特币最早出现于2009年,由一个代号“中本聪”的网民提出,此人的真实身份至今仍是个谜。比特币既是一种支付体系,也是一种数字化的虚拟货币,价值完全由供需关系决定,仅在承认它的商家和个人间流通,相当于互联网上的现金。因为它没有实体形式,所以交易起来无迹可寻。

  Tor的匿名性加上比特币的隐蔽性,让乌布利希嗅到“商机”。他模仿亚马逊和亿贝模式,于2011年创建“丝绸之路”,既有买卖双方互评,也有客户论坛,还有纷争解决机制。

  “丝绸之路”的交易信息通过普通电子邮件传送,看起来很像垃圾邮件。收到包裹后,得仔细翻查才能找到毒品。

  经过近两年的调查、设局,乌布利希这个“深网”中的风云人物终于被抓获归案。

  乌布利希落网是一系列抓捕行动的序曲。10月8日,瑞典警方逮捕两名男子,罪名是通过“丝绸之路”销售大麻。同日,英国警方逮捕4名男子,罪名同样是在“深网”上从事毒品交易。

  英国国家反犯罪局负责人基斯·布里斯托说:“逮捕行动向犯罪分子传递了一个清晰信息:隐秘的互联网并不隐秘,匿名活动并不匿名。我们知道你在哪里,在做什么,我们会抓到你。”

  真是这样吗?“棱镜门”揭秘者斯诺登泄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2012年6月的文件,题目是《Tor糟透了》。文件讲述了国家安全局在摧毁Tor过程中遭遇的种种困难,并明确表示:“我们将永远无法破解所有Tor用户的真实身份。”

  网络面临两极困惑

  乌布利希的落网令“丝绸之路”遭遇重创,但眼下已有东山再起的苗头。论坛上有帖子讨论利用备份版本重建“丝绸之路”,同时加入更多安全设计。

  联邦政府内部对Tor的态度一直存在分歧,连参与“丝绸之路”案件的执法官员也急于澄清,他们对支持“丝绸之路”网站的技术本身没有任何抱怨。公诉人巴拉拉说:“在互联网上匿名没有任何不妥,像比特币这样的货币形式也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允许毒品交易、洗钱、雇凶谋杀,问题就来了。”

  有一点可以确定,Tor之类的系统不会消失,因为人们需要它。眼下,人们受困于两种追求之间:一个是可以匿名但十分混乱的网络空间,这是网络的初始形态;一个是秩序井然却无隐私可言的地方,这是网络的发展趋势。

  当这两个世界走向极端,便出现最糟糕的结果:“深网”隐藏了太多秘密,而另一个世界则还有缺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市场之窗
   第A2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6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7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0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4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3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32版: 广告/新民楼市
热点锁定
本期导读
美国打造“深网” 竟成“罪恶天堂”
FBI用“钓鱼”抓获“恐怖海盗罗伯茨”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B05美国打造“深网” 竟成“罪恶天堂” 2013-11-21 2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