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校刊是宣传校园文化的窗口,也是展示学生文字素养的平台。成为孩子们写作乐园的《童乐园》,刊载学生连载小说的《青葱岁月》,关注“人的成长”的《明强人》,促进家校合作的《以心印心》……诸如此类精彩的校报校刊不仅成为校园文化记录本,还勾起学生写作欲望,提升对生活的观察力,也转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态度。以下是对部分学校校报校刊介绍:
童乐园,孩子们的写作乐园
上海市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小学 校长 叶薇芳:
我校《童乐园》校报朝气蓬勃,文字简洁活泼,照片丰富生动。这份由校内师生自创、自编、自办的校报,不仅是学生课余“精神大餐”,还作为校园文化的“形象代表”走进兄弟学校“交流”,深受好评。
《童乐园》校报由校长直接领导,教导处负责编辑,每季度出版一期,每期四版。校报头版刊登学校新举措新变化和新发展以及教学成果,二三四版均刊登学生习作。
校报栏目也丰富多彩,有刊登一些学生优秀文章的“妙笔生花”版块,有刊登学校各项学科活动照片和文章的“能量宫殿”版块,刊登学生科技习作和文章的“巧手慧心”版块等。
这份充满年轻活力的《童乐园》校报,为校内学生们创造了一个发表园地,让他们体会到文字写作的快乐。通过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练笔,让他们学会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去了解社会,去抒发情感。学生们也通过不断投稿,成功唤起对写作的兴趣,在写作水平上获得提升。
从“明珠”中学会“敬业”精神
上海市敬业中学党支部书记兼 校长 郑大中:
《青葱岁月》是本校诸多校刊中的一颗“明珠”,它是一本完全由学生自己创办的纯原创文学校刊。它的诞生源于校文学社团学生的创意,期初只是社员将文学社内的原创作品整理打印成册,自娱自乐。这份刊物被校方发现后,组织打印分发到学校各处,受到校内多方好评,引来学生原创文学创作热潮。从此《青葱岁月》如同一颗“明珠”大放光彩,成为我校经典校刊之一。
《青葱岁月》创办已有3年半,始终坚持高质量纯原创文学创作。从文章挑选、版面编排,到文字校对,全部由学生自己编辑。刊登的诗歌、散文、连载小说等题材多样的原创文学作品,展示出我校学生细腻丰富的内心生活。
《青葱岁月》和校内另一份展示校园点滴生活的校刊《敬中通讯》,从不同角度展现五彩缤纷校园文化,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敬业学子也通过参与编排刊物,从中学习到“敬业”的态度,领悟“敬业”的精神。
从“事”到“人”,明强校刊“华丽转身”
上海七宝明强小学 校长兼书记 顾文秀:
本校的校刊校报诞生于百年校庆之际。最早是以校报为形式,呈现每学期学校在学校教育变革以及师生发展的主要概况。两年前,校报完成形式上从校报到校刊,名字上从《明强小学》更名为《明强人》的“华丽转身”,凸显我校“从关注事的成功转到关注人的成长”的立场。
《明强人》开设“智慧领导”、“七彩童年”、“幸福教师”、“和美课堂”四个固定栏目。在报道内容上,大量减少了以前大篇幅领导视察内容。“智慧领导”栏目,呈现当下学校教育变革实践新思维、新目标、新实践、新举措,以及学校文化传承与发展、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的新进展;“七彩童年”栏目,展示明强学子丰富、多彩、多元、多维的校园生活与成长故事;在“幸福教师”栏目,分享教师在思想境界、专业发展、休闲文化等方面的人生经历;“和美课堂”栏目则是以上三类人的生命成长聚合点,突出“和、活、灵、美”的课堂新面貌。
“以心印心”,一份校刊串起家校合作
上海市日新实验学校 语文教研组长 毛煦静:
我校的《以心印心》是一份以家校合作为基本立足点的刊物。如其刊名,以心印心,将心比心,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紧凝聚在一起。
校刊里专门开辟的“小故事大智慧”栏目,是家长们分享家庭教育智慧的平台,这里面一个个充满正能量的日新家庭教育故事是全校所有家长的财富。“毕业声”专栏里留下的是学兄学姐们的成长足迹--他们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和在读学弟学妹们交流难忘的小学经历。每一期校刊里还设有一个光荣榜,表彰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踊跃参与,积极互动的家长们。
通过这些栏目的互动分享,《以心印心》不再局限于简单校园生活记录,还“摇身一变”成为沟通平台,将不同群体紧紧联系到一起,学生、家长、学校,不同人的智慧分享、情感交流拉近了彼此距离,家长们充分意识到自己也是教育的主人,对家庭教育的态度也变得更为主动,理念更为科学,对学校的认同感也更强烈。
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