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交大医学院设计推出试点“班导师”工作机制,倡议医、教、研、管各个领域的带头人组成导师团队与辅导员互补,形成“双师联动”引导方式。医学院教育部细胞分化与凋亡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黄雷正研究员主动请缨加入了这支队伍。听闻“学术大牛”邀担任班导师,学生们兴奋而紧张,见面时发现这位亲切娇小的老师和想象中高高在上的牛人形象完全不同。
行医路上处事、立身和礼仪的人生传授,科研讲座和实验室里的严谨求实点拨和指引,黄雷不仅将自身经历与学生们分享,还发动身边资源为学生们创造更多、更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听说洗衣房、洗澡间服务时间与学生们的作息矛盾,学生们对图书馆里人文书籍的需求增加,她实地调研情况,反馈问题力求解决;听说学生困难,她自掏腰包购买物资帮助学生度过严冬……
99个学生的班级如何关心到每个学生?有学生在纪念册上写道:天冷时,黄老师会问“宿舍这冷吗?买个热水袋,晚上睡觉时多盖点被子,不要着凉了。”考试时,黄老师会关心“大家都忙得头皮发麻了吧?要想收获就没法不忙。想想一切都会随时间过去,想想过去以后就可以回温暖的家,吃妈妈做的菜,就很轻松了。试试吧?”黄雷向女儿学习用电脑上人人网,用手机上微信,她通过网络将关爱传递到每个学生。
如今99朵玫瑰即将进入后期临床医学院,开展医学道路上更深入的学习,分开之前,他们将心里话告诉了“导师妈妈”:“在玫瑰园99个兄弟姐妹的心中,您就是我们最爱的母亲。” 本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