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双语学校是一所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成员学校,虹桥校区国际小学阶段采用国际文凭组织小学项目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胸怀与社会责任感,能独立思考、勇于探究、关爱他人,具备中英双语能力、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走进校园,一探究竟。
挖掘课程资源
国际课程的教学不受教科书束缚,注重从多渠道挖掘课程资源,在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上有其优势。
中文教育一直是国际课程广受关注的焦点话题。区别于某些国际学校或是将中文教学水准全定于非母语,仅限口语水平,或是“一刀切”地按照母语要求所有学生的做法,协和双语学校实行“双轨制”,依照中文是否达到母语水平把所有学生分成两类进行教学。而英语教学,则依据母语水准进行教学。对暂时未能达母语水准的学生,学校安排其参加强化补习,尽快赶上。这样,孩子们各得其所,循序渐进且学有收获。
数学教学博采中西教学之所长,中外教师一起备课,融会贯通。西方数学教育应用性强,认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很早就让孩子们接触形体、测量和统计知识,走的是一条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路线。而中国的数学教育钻研深,计算能力要求高。结合有趣的方式和生活中的数学,协和双语学校学生的数学能力比其它国际学校学生要高1-2个年龄段。
培养探究精神
根据IB课程的要求,探究是国际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缺乏探究精神,常被人归结为现代中国培养不出高水平科学家的原因之一。
在综合探究课上,学生以探究单元展开学习,每个单元历时六周左右,围绕一个中心思想、三个探究线索、三个关键概念展开学习。在单元的导入环节,教师会提出一些重要问题,启发学生对这个单元进行思考。紧接着,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利用图片、书刊、视频、网站、演讲嘉宾等多种课程资源,使学生加深对这个探究单元的理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鼓励孩子们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探究意味着进行探索,提出问题,研究和寻找信息,收集数据资料并报告结果。
“进口”“出口”巧安排
除课程、教师、活动,国际课程的“进”和“出”最受关注。协和双语学校虹桥校区国际部有一整套完备的国际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多重选择的升学通道。
小学预备班到二年级,采用的是IB的国际文凭小学课程PYP(Primary Years Programme)。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可选择继续读IB课程或转读英国国际课程English National KS2 Curriculum (internationalized)。六至八年级,学生可继续读英国国际课程English National KS3 Curriculum (internationalized)。
九年级以后,学生可到协和教育旗下的其它校区,根据自己未来的规划,读不同的课程。比如到古北校区或浦东校区,读国际中等教育证书课程IGCSE和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IBDP,到教科实中读加拿大BC省课程,到万源校区读美国高中/大学先修课程AP,目标都是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走向世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