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张慧芬积极响应团市委发起的“为了生命的希望工程——上海青年造血干细胞(骨髓)捐献志愿者行动”,报名成为中华骨髓库骨髓捐献志愿者。2006年下半年,她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对吻合,需要她捐献骨髓,张慧芬毫不犹豫答应了,并做通了父母的工作。
这名13岁的患者来自新疆,父母为了给他治病,家中一贫如洗,还欠下一大笔债。得知这些情况后,张慧芬将1000元人民币通过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转交给这个患白血病的男孩。张慧芬成为上海市第92位造血干细胞(骨髓)捐献者,也是2007年当年上海首例骨髓移植手术捐髓者。张慧芬还与医院的同事们举办了一次大型爱心义拍活动,共同帮助这个男孩战胜病魔。
从此,张慧芬有了新的梦想:让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奉献爱心。张慧芬是市造血干细胞俱乐部的志愿者,俱乐部的服务项目有很多,其中有项服务就是每逢周末,在成都路献血屋都会安排志愿者向前来义务献血(全血、成分献血)及有意加入造血干细胞的爱心人士进行服务、宣讲。张慧芬站在一个专业人员的角度,用一些真实统计数据、资料、案例向路人介绍无偿献血的含义;献血对身体的好处;献血达到一定量还会优先;免费用血;献血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等。
有一次,张慧芬和医院的青年团员们来到铁路上海站南广场进行义务献血招募活动,有个小伙子在听了小张的讲解后仍有些举棋不定,张慧芬告诉小伙子,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么多年后依然健康,还挽起袖子,当场献了200毫升血。张慧芬说:“我献过血,也捐献过骨髓,这对劝说大家献血更有说服力。”果然,那个小伙子看见白皙秀美、小巧纤细的张慧芬这么勇敢,也走上了采血车。
本报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喻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