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季的寒意,仅是开始。2014年5月秋季美国本科的结果基本尘埃落定,当学生们收到如此多的“礼貌”拒绝信时,他们才发现这是个 “残酷”的现实,那么如何应对申请美国大学的严冬?
第一,如何应对信任危机? 因中国大陆很多学生申请文件(成绩单、推荐信等)造假问题使多数美国名校对中国学生文件产生怀疑。针对这一现象,现部分大陆名中学邀请美国名校来参观考察、组织培训和讲座,甚至还同国外名校建立合作关系以达到双方进一步了解和互信。如上海的复旦附中,通过世界名中学联盟(WLSA),同美英四所名校联合打造三年WLSA国际高中班,前30%优秀学生可以获得由世界名中学联盟(WLSA)5位校长(包括英国伊顿公学,美国哈佛西湖中学)亲笔签名的荣誉文凭,此文凭将为学生在未来申请美国大学“严冬”季节凸显大学申请优势。
第二,充分展示非理论课的能力。中国学生的考试能力是公认的,而美国名校较为担心的就是高分低能问题。近年来,聪明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地选择——刷校。于是,招生官的桌子上出现了许多来自同一所学校、成绩相似的学生。当可选择的余地增加而名额不变时,学生的其他能力就尤其受到关注和重视。
第三,解决申请人背景趋于同一化的问题 中国式的文化习惯和教育环境,多年来在潜移默化地塑造一种趋同的习惯:班长,钢琴10级,做过哪些公益……
美国是提倡多民族和多样性的国家,多样性是美国大学招生的一个重要考量。没有大学愿意看到上千个相似的学生涌入校园。为此复旦附中早在多年前就预测并致力于研究一套多元化的适合中国学生的教育体系。目前除了通过世界名中学联盟(WLSA)引进技能拓展课程外,还积极引进师资并招收不同国籍的学生,全球交换。学生来自中国各地,更有来自南非、英国、美国等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对那些二三线地区凭借信念和努力取得骄人成就的学生报以天然的尊敬。他们资源相对匮乏,也许理论成绩不拔尖,但极有潜力。WLSA-复旦附中课程班里,就有很多这样的学生,其中两名内蒙古的学生就是高二的尖子生,他们给班里学生带来了不同文化,赢得了招生官们的青睐。
申请的严冬不会单独存在于今年,在未来的2015年、2016年,甚至更久都会继续存在,愈演愈烈。希望未来的申请者和学生家长能充分准备对策,从而实现梦想。
相关链接
WLSA-复旦附中国际高中课程班
复旦附中国际部将于2014年6月28日上午9:30举办WLSA课程项目招生说明会,并于6月28日下午组织入学测试,欢迎各位家长和学生莅临!
报名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权路383号复旦附中本部1楼相辉楼
咨询电话:021-65103013 021-55572226-810 13681683726
事证第131000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