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李克强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习惯于蹭网,背后的原因是手机流量费过高,明确要求提网速、降网费,真是知民意,接地气,让握着手机的普罗大众为之一振。高层一句话,见效就是快。据报道,工信部迅即对此回应称,将推动企业加大网络投资、降低手机流量资费。
事实上,手机用户对电信业服务质量的诟病,对上网之龟速、流量之昂贵,早就怨声载道,牢骚满腹。而电信商们不以为然,不屑一顾,对消费者的抱怨无动于衷。比如蜂窝数据网络的流量费用,套餐就不便宜,而一旦超出套餐,费用更是吓人。近来亲历二事。一回是海外亲友来沪,借了我的备用手机去外地,一时疏忽,忘了及时购买“流量加油包”,2天后回沪一查,超出套餐部分已被计费230多元!另一回,我出门时看到套餐内还有60多MB流量可用,遂放心地打开手机上网了。孰料,也就是收发了几个微信,浏览了几条新闻,没多久便收到短信通知称,套餐内100MB的流量已全部用完。此时手机已自动切断蜂窝移动网络,而仅仅2分钟后却又有短信称,已产生了套餐外流量费用12.93元!离奇、离谱、吓傻人,简直匪夷所思!
尤其让人胸闷而无语的是,电信商似乎总有理、从不错,理亏的、犯错的总是消费者自己。常听有朋友对电信的收费啧有烦言,被离奇、离谱收费后的投诉,屡屡碰壁,只好自认倒霉,以致诸多非土豪的手机一族视流量为“虎口”,用起来战战兢兢,谨小慎微,有些人没有WiFi就不上网,甚至宁可放弃套餐内流量,也不敢轻易沾4G。坦率地说,4G的网速确实快多了,果然是好东东。但若因价格高而遭冷遇,这东东还有什么好呢?但指望其跌价,又谈何容易!中国虚拟运营商联盟秘书长邹学勇一语中的:国外运营商的利润率一般在9%以下,国内目前为20%左右,仅从运营商利润率的角度就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只不过让运营商主动降低资费无异于虎口夺食。
如今,总理发声了,主管部门表态了,“虎口夺食”能否动真格,电信业会如何动作,人们拭目以待、翘首以盼。其实,消费者并非都只想享用“免费午餐”,若价格适当,收费合理,还是愿意为手机的移动上网埋单的。只是,我们的手机用户哪天才能不再提心吊胆克勤克俭,而是“任性”地享用蜂窝数据网络呢?
当然,别仅仅寄希望于电信商的“开恩”,更企盼及早仰仗智慧照明系统等高科技新载体提升移动网速,并借助市场之手施威压价,以切实改善网络民生,惠及无数手机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