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逆反情绪
近日,交华中学对初一、初二全体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有86%左右的孩子存在叛逆心理,但可以很好地控制。只有极少数同学对父母不够理解,在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们会与父母顶嘴,甚至说一些让父母伤心的话。而在对家长的问卷调查中又发现,很多家长对于叛逆期孩子束手无策,有的家长就采用打骂的方式去管教孩子,对于孩子产生叛逆的原因不闻不问。
“青春期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叛逆心理,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其实叛逆期是孩子发展的必经阶段。家长对于叛逆期的孩子不能简单地靠打骂去管教。”负责调查的陈琪老师说,叛逆是青春期标志之一,叛逆说明了孩子生理上的成熟,在心理上孩子正好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阶段,这个时候的孩子开始自我探索,叛逆成为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种途径,也是孩子宣泄不良情绪的一种途径,是疏导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方式。
科学疏导才是上策
据交华中学校长赵凤飞介绍,为缓解学生与父母的对立情绪,帮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学校设立了“阳光聊天室”,收集学生的实名来信,并由专业的心理教师给予解答。学校广播站还有一个《我想说》栏目,是专门提供情绪宣泄的窗口。有一位同学在《我想说》中说:“早上跟妈妈吵架,将早饭扔在了地上,现在觉得很后悔,想跟妈妈说声对不起……”赵校长说,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只是一些负面的“小情绪”,这些小问题往往只要给他一个出口就能轻易解决,但如果这些“小情绪”任由积累,就会变成大问题,这也推动了学生间进行同伴教育和情绪自我管理的广泛开展。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