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相遇,使我在真禅法师身边呆了八年之久,用佛教的语言来说,这是因缘殊胜。
1987年的一天,我因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中的佛教条目,去北京中国佛教会,主要是和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时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佛教部分编委的王新居士商谈有关编撰事宜。当时,正好真禅法师也在王新居士家里作客,见到我和王新居士十分投缘。盛情邀请我来玉佛禅寺帮助上海佛教界做事。长老谦恭有礼,思路开阔,学识渊博,深深吸引了我。
从北京回来后大约一个星期,我就到玉佛禅寺拜见了真禅法师。开始了在真禅法师身边长达八年之久的文字整理工作。其中,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有这样几件事:
一是真禅法师为法忘身、不知疲倦的精神。真禅法师在他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相当大而又有空白记事栏的台历,每一页上,都记着他必须要做的工作和法务活动等等情况。每天早餐后,他都要把寺务处主任叫来方丈室,一起商量安排玉佛禅寺一天的法务活动和其他工作。下午稍事休息后,就阅读各种报纸和佛教刊物。重要的内容做笔记。他订有各种报纸和全国各地的佛教刊物。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工作,紧张、有序。
二是真禅法师十分重视佛教僧侣的自身修持。真禅法师从1979年就任玉佛禅寺方丈那天起,即在寺内建立了一整套僧人自身修持的制度。制度明确规定,所有寺内僧人(包括附设在玉佛寺内的上海佛学院全体学僧),都必须做到恪尽职守。他以身作则,坚持自身修持。除了寺内的一些重大佛事活动,均由他亲自主持外,平时还挤出时间,和僧众一起上殿做早晚功课。
三是重视对佛教教义的传播和佛学思想的研究。除了每年在他住持的寺院如上海玉佛寺、静安寺和河南开封大相国寺都要讲经一、二次外,还应邀先后至全国各地名山大刹弘扬佛法。他曾先后到如常州天宁寺、常熟兴福寺、无锡开原寺、安徽安庆迎江寺、安徽九华山衹园寺、江苏东台泰山寺、上海真如寺、浦东川沙潮音庵等地以及远赴美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讲经弘法,从而把中国佛教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
四是乐于帮助他人,热心公益事业。数十年中,真禅法师以个人名义和代表玉佛禅寺、静安古寺等向全国和上海的社会慈善福利事业以及灾区人民共捐赠人民币700余万元。1995年将自己80寿辰所得的全部香仪200万元人民币,悉数捐赠给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真禅学校、江苏东台安丰镇中心小学和希望工程。
五是精心培养青年佛教僧才。作为上海佛学院院长,真禅法师认为,要做一名合格的僧青年,必须坚持“两爱”、“三懂”。“两爱”,即:“爱国爱教”,“三懂”,即:第一,要懂得佛教教理和教史,第二要懂得法务活动,第三要懂得寺庙管理。在真禅法师任院长的十多年来,上海佛学院,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爱国爱教的青年法师,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成为各地寺庙的骨干。
十日谈
一真见禅心
对话交流的先决条件,在于充分地理解并尊重彼此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