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古代特色
偒傣话是奉贤金汇的地区方言,发音在上海方言中也较为特殊,与现在市区通行的“上海闲话”有着较大差异。比如,“下半夜”读作“奥卞牙”,“凌晨”的读音类似“帽子里”。而有些金汇话更是仿佛保留了古代方言的特色。比如,“漂亮”读作“趣”、“一同”读作“一道”、“一趟”读作“一转”、“三次”读作“三班副”。世界《科学》(Science)杂志曾刊发论文指出,偒傣话被证明是世界上元音音位最多的语言,具有20个元音。偒傣话作为金汇地方方言,不仅是传承本地优秀文化的载体,而且作为世界上元音最多的语言,对于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更具有非凡意义。
方言标注音标
有趣的是,这本正规出版的方言教材《偒傣话:世界上元音最多的语言》,主编是生于奉贤金汇镇的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授李辉和金汇学校校长洪玉龙。教材中收录的童谣、历史、名人和风土等内容,再现了奉贤千年历史岁月。书中还收集和整理了十分丰富生动的方言词汇,可读性强,展现了金汇方言偒傣话的全貌。这本教材更大的亮点在于它按照方言学的要求,用音标规范地将语言记录下来,并标明每个字、每句话读音的连续变调,使偒傣话得以被原汁原味地保护和传承下去,可以说是方言教材编写上的一次大胆尝试。
据悉,《偒傣话》将作为金汇学校拓展性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保护方言文化,并且还要组织学生传承当地独特的曲艺和戏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