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9月2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全措施全靠包工头太不靠谱
魏英杰
  魏英杰

  昨天是武汉“夺命电梯”事故死难者的“头七”。这场悲剧夺去19名工人的生命,让人唏嘘不已。但工人日报记者采访发现,工地上的农民工依然只能将自己的人身安全寄望于包工头的安排。 

  这意味着,为了赶工期而让工人自己操作升降机的安全隐患,依然没有排除。升降机本该由专业人员操作,但在这起事故中,相关管理措施却被置之不顾。这既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有关,更与包工头为赶工期而绕开重重制度“安全阀”脱不了干系。工人听命于包工头,而包工头的想法肯定是尽早干完活儿。在这种情况下,将工人人身安全寄托于包工头,根本是不靠谱的事情。 

  但这一有违常识的做法之所以存在,还在于各方对安全的忽视,以及对生命的淡漠。在悲剧发生前,出事升降机已处于高危运行的状态。例如,事故升降机缺少检查维护,多种安全装置如防坠安全器、短路保护、限位保护等均告失效。还有,这台升降机已超出有效使用期两个月,却没有得到重视。此外,设备租赁环节存在层层分包,也是导致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的重要成因。所有这些因素,就像是埋下了一枚不定时炸弹,只等有人踏进雷区。 

  当然,更主要的问题恐怕在于职能部门的监管缺位。上述所有问题,都有赖于通过加强监管来规避、纠正。但不难想象,在大搞开发建设、工地脚手架林立的背景下,职能部门即便有心加强监管,也管不了这么细。近年来各地不时发生的施工升降机坠落导致人员伤亡事故,足以证明这一点。 

  但若因管理有难度而妥协,职能部门就等于放弃了监管责任,完全把安全管理寄望于施工单位、设备租赁单位的自觉性上是不行的。 

  我们发现,正因为安全监管责任的层层转移而又层层落空,才形成“安全措施全靠包工头”的怪现状。照此状况,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变成了层层失责、人人失责。不难看出,悲剧的发生并非偶然。 

  在一个漠视生命安全的环境下,这是难以避免出现的事故聚集点。而且不难看到,那些越被制度和社会遗忘的角落,越是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矿难是这样,工地也是这样。弱势群体的自我保护能力本来就弱,倘若不从制度上、措施上切实加以保障,他们难免成为最容易受伤的人群。 

  就这起悲剧而言,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查清事故原因,做好善后工作。关键是,不能因为工人存在违章操作,就不顾事实地把责任推给遇难者,这等于是往家属的伤口上撒盐。针对工地升降机设备频出事故现状,希望各地职能部门引起重视,从各个环节加强监管,防患于未然。但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思考:该怎么做,才能构建与恢复社会的安全与责任体系?这恐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目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特别报道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体育新闻
   第A31版:彩票看点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3版:家居装潢
   第B14版:家装之窗
   第B15版:家居装潢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19版:生活/家电生活
   第B20版:生活/数字家庭
   第B21版:职场方圆
   第B22版:新智
   第B23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4版:广告
安全措施全靠包工头太不靠谱
总该有个是非对错
媒体视点
阳澄湖蟹市场之乱实乃诚信之危
“奢侈满屋”
“静默执法”能走多远?
应得到善意鼓励
四两拨千斤
长期效果恐有限
关键找到平衡点
新民晚报评论A07安全措施全靠包工头太不靠谱 2012-09-21 2 2012年09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