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9月2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总该有个是非对错
阎小娴
  阎小娴

  一个老话题,随着一档电视节目的播出,重浮水面。 

  中国羽毛球队主帅李永波,奥运后首次就“消极比赛”表态,称世界羽联取消选手比赛资格“草率”,重申“金牌是衡量竞技体育的唯一标准”。 

  记得李永波和乒羽中心主任刘凤岩曾道过歉。当时李永波说:“该负的责任我一定负”;刘凤岩说:“愿意接受国家体育总局的任何处分”……结果呢?奥运结束一个多月,没了下文。其实,大家未必等着要看谁受罚、谁下台,而是一件曾引发热议的公众事件,就这样不了了之——是与非、对与错,竟是一笔糊涂账,这点叫人无奈。 

  李永波自然有言论自由,况且他所言,也是其真实感受,折射的,是中国体育的尴尬现状。但如何看待“消极比赛”本身,如何界定其中的是非?这并非李永波一个人之事。 

  如果羽毛球队的做法没问题,那么下一次,其他队、其他选手,是否可以接着“消极”?如果这么做不对,是否该明确广而告之?——我想,这就是尽早明确是非的重要性,如果连对错都不分,今后遇到同类问题,我们的选手又该如何取舍?这关系到今后中国运动员对金牌的价值取向,关系到中国体育人的国际形象。 

  直到现在,当事人王晓理还认为:韩国人回国之所以受罚,是因为她们想“避开”中国对手,属于“逃兵”,与她们为避开队友而“消极”情况不同……我想,正是因为没人及时站出来讲清是非对错,才有王晓理的理直气壮,才有李永波,大谈特谈唯金牌的竞技体育观。中国体育,到了必须下决心抛开“唯金牌论”的时候了。这也是大众的呼声。 

  所以,在“消极比赛”这个是非问题上,我们不该让步,必须明确态度,而不该因为羽毛球队包揽了奥运金牌而“屏蔽”。 

  别为消极比赛披上为国争光的光环,至少应该早点告诉那些年轻选手,出发点再好,如果方法错了,还是不可以为之,因为那是对竞技体育的异化,是无法被全球通行的体育价值观所接受的…… 

  为央视的这档节目叫好,因为它来得正是时候,让一则眼见着已经“断了头”的新闻,重又有了后续。引发争论,不是坏事,任何一种社会共识的形成,都是从一件件热点事件的处理与收尾,积聚而成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目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特别报道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体育新闻
   第A31版:彩票看点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3版:家居装潢
   第B14版:家装之窗
   第B15版:家居装潢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19版:生活/家电生活
   第B20版:生活/数字家庭
   第B21版:职场方圆
   第B22版:新智
   第B23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4版:广告
安全措施全靠包工头太不靠谱
总该有个是非对错
媒体视点
阳澄湖蟹市场之乱实乃诚信之危
“奢侈满屋”
“静默执法”能走多远?
应得到善意鼓励
四两拨千斤
长期效果恐有限
关键找到平衡点
新民晚报评论A07总该有个是非对错 2012-09-21 2 2012年09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