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才五六岁的小女孩,袅袅婷婷、摇摇摆摆从舞台侧幕走了出来。顿时,观众席里一片欢叫与哄笑。小女孩长发披肩——还打着卷、波浪形,一条小小的玫瑰红的短裙、一件小小的玫瑰红的马甲,令人哄笑的大概就是里面还有一个玫瑰红的小小的文胸。小女孩真是训练有素,脸带微笑、含情脉脉,向着四周频频点头,表演了一段可圈可点的舞蹈“恰恰”。周围更是热闹了,还有喝彩。一位颇有名气的主持走上前来,对着小女孩吆喝一声:“台步——”小女孩随即右手撑腰、走开猫步,扭动胯骨,犹如很有经验很有台风很有素质的模特。突然,小女孩把右手食指摆在嘴角,一个“pose”,仿佛在等待照相。不料,主持又大声吆喝:“放电——”小女孩愣住了,对着主持瞪大了眼睛,表情让人一看就明白,那是疑惑那是不懂那是不明白。刚刚要沸腾起的喧哗,也一下子冷却下来。
从小女孩登场,我就感到奇怪与不解。一个小女孩,为什么要这么穿着与打扮呢?俄罗斯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美。我以为,这句话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是一代人总有自己对美的追求与喜好,在这里不能强求。另外,一代人也总有自己的美的表现与装扮。就拿小女孩来说,应该是有儿童的模样儿童的特点儿童的个性。可是,儿童的成人化,首先在衣着上就有了体现。舞台上的小女孩,一开始亮相,就让人觉得是成人缩小版。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的家长我们的导师、包括舞台工作人员,要用成人的所谓美,来套住我们的儿童?要让儿童淹没在成人的世界里?
更可怕的是那个“放电——”!一个主持,要一个小女孩去“放电”,我不知道是为了追求舞台效果、收视率,还是纯粹闹着玩玩、让人嘻哈一阵?老实说,一个成年女子,即使有放电的本领,大概也难以在大庭广众为之。
在这里,我又想到了我们的主持一言一行。一个好主持,应该是有文化有教养有本领的楷模。主持当然希望自己主持的节目能满堂彩、能给人一个难忘的印象。但是,当今一些主持,不是在进行好好的引领,而是擅长于搞笑、捉弄,或者只是以挤眉弄眼来博人一粲。所谓的放电,无非是要小女孩弄出一种超出自己年龄范围的神色,以博取哄笑。可是,偏偏在这里,我以为主持出了一个大洋相,那就是没有弄清楚表演者的年龄段,而玩了一把低俗不堪。很难设想,如果这个小女孩真的按照主持人的要求,而来了一个“放电”,那可如何是好?也许,主持会接着问,你这个放电是给谁的呀是真心实意还是假心假意是如何如何……
幸亏,真要让人额手相庆,那个小女孩还不懂这个词,于是愣住了。不过,下台以后,千万别去领会学会这个词呀——我至今还为这小女孩捏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