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电影节不光是一场娱乐盛宴,也是一个银幕学习大课堂。几百部各国电影佳作,观众领略的何止是艺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道德、城市建设、自然保护等等,瑰丽宝藏,美不胜收。我看到许多电影人活跃在红毯或秀场上的照片与消息,却鲜见他们露脸在某个影院静静地看电影。也许我是“杞人忧天”,明星看电影,何要我关心?
电影是综合艺术,可从中观察诞生于一些迥然不同的国家与民族中的人物角色,他们多棱镜式的人生处世态度。豁达、乐观、幽默、隐遁等。通俗地说,各种活法,让观众有感悟,有营养,还可形象地掌握知识。如《摩纳哥王妃》里再现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法国与弹丸小国的一段冲突,格蕾丝王妃那段令戴高乐无地自容的演讲,令人荡气回肠。相信看了这部影片的观众,都会将这段历史,伴随着妮可·基德曼的精彩表演,牢牢印刻在脑海里。更有观众根据诸多影片的外景地理,绘制自己的周游世界导游图。
而对艺术工作者来说,电影里那些奇异新颖、别有洞天的表现手法,真可谓创作观念翻新的最佳案例集锦。同样是表现战争摧毁“微弱文明之光”的优雅,导演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用一种近乎迷幻的镜头,构造了童话世界的图画,最终连同声色犬马的欢畅人性,被一颗冷酷的子弹击碎。很多人用“从未见过”四个字予以评价。还有伍迪·艾伦的《蓝色茉莉》,看完心里暗呼,这个金钱梦破灭的故事,我们的很多影视作品都有涉猎,可怎么就没有如此的揪心呢?许多漂亮的明星,真要诚意学习世界一流演员的表演功力,不要再浅显地装扮什么“女神”“男神”。凯特·布兰切特刻画那个爱慕虚荣的时尚女子,勾出了人物最隐秘的心绪起伏线索,然后把握住她每处心理转折,表演得不露痕迹、出神入化。
噢,到这“课堂”,别一味琢磨向谁谁谁“致敬”。模仿、照抄,不是学习。经典、精品提供的永远是艺术作品的真谛: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