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分别在两家合资公司投放这两款产品,无疑是希望看到两家企业通过竞争为品牌抢得更多的A级车市场份额,并最大程度降低了单车成本,可以理解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一汽丰田所推出的第11代国产卡罗拉是基于欧洲版卡罗拉打造的产品,而广汽丰田几乎同时推出的首款A级车产品雷凌,实际上则是基于美国版卡罗拉打造的产品,其总设计师均为安井慎一。这两款实际上是同宗同源的车型,除了外观设计方面有一定的差别之外,其核心的数据参数、空间、底盘、动力总成基本都是一样,甚至其定价也是相同的。
毫无疑问,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都会花最多的资源和最大的力气来做好这两款车。那么,这对“双生子”究竟谁能略胜一筹呢?
由于两款车的参数配置基本相同,因此其之间的差别更多体现在品牌的软实力上。就品牌而言,已经国产过两代车型的卡罗拉,其客户的认知度和口碑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卡位在前,这无疑是其最大的优势。广汽丰田雷凌初出茅庐,在知晓度上难免会矮上一截。当然,雷凌的定位还是比较明确的,其主打个性与运动可能会吸引部分年轻客户的关注。
就目标客户群而言,连总设计师安井慎一也承认,卡罗拉的年龄层覆盖范围会更广一些,上至30多岁的人甚至到40多岁的人也会喜欢卡罗拉,而雷凌则会局限于20岁到30岁之间的用户群。通过对比两款车型的配置,我们不难发现,在舒适性方面,雷凌明显要略低于卡罗拉,主要表现在多功能方向盘、方向盘和座椅材质、座椅加热、扬声器数量、一键启动方面。而雷凌的配置明显更偏重运动性,换挡拨片、运动驾驶模式从精英版就开始标配,并且拥有运动型座椅,而偏重家用的卡罗拉并没有这几项配置。在价格相同的前提下,更看重高级、质感和豪华感的卡罗拉,或许能比更看重运动的雷凌,更能打动消费者的心。
再就国产化率而言,一汽丰田卡罗拉达到89%,广汽丰田雷凌也在80%以上。因此,卡罗拉日后的价格手段和促销空间也应略大于雷凌。
当然,这对“双生子”的未来市场表现如何将最终取决于南北丰田的营销能力,毕竟谁也不愿意做输家。随着七月份雷凌的上市,卡罗拉与雷凌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也依旧会持续下去。其结局,究竟是“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还是兄弟联手共拓市场的双赢,让我们拭目以待。 罗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