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下午3时左右,金山区漕泾镇派出所接到家长报案,称自己9岁的孩子中午11时就不见了踪影,民警迅速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寻人启事,短短半小时内就被热心网友转发了100多次,民警还协同多方力量一起寻找。经过大家努力,最终孩子在学校附近被找到。民警称:“我们发现那个小孩的时候,发现他蹲在那个角落里发呆。”原来这个孩子第二天要参加期末考试,怕成绩不理想挨父母打骂便离家出走逃避考试。在民警的鼓励下,孩子答应回去好好复习,不辜负老师家长的一片用心。
近年来,学生离家出走后导致极端自杀、自伤行为的案例不断出现,且又是以临近学期结束的大考前后,以及中考、高考发榜以后为高发点。吴增强说,临近考试前是学生焦虑症的高发期,在学校管理上称作是“容易引发应急事件的重要关口”,这已成为规律。此外,上海的生命教育已经开展了多年,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还是偶然会有悲剧发生。吴增强说,这更说明心理教育、生命教育不能是一阵子的,更不能靠搞些“大呼隆”的活动、做点表面文章就能起到作用的。再以此次外冈中学事件为例,救人学生的英勇举动固然值得表扬,但显然他们还不具备下河救人的能力。这个自我保护、自我拯救的技能,以及牢固树立预防在前的意识,也应当是学校生命教育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再过几天,今年的高考和中考将相继发榜。对此,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专家陈默说,孩子的分数已经是客观事实,家长千万别去说一些“无用”甚至伤害孩子的话,此时“什么都不说”最妙。不少家长有一个问题,即对孩子的分数总是不太满足。有的孩子正常发挥,分数已经蛮不错,但不少家长就会忍不住说:“最好再多考几分,这样就更稳了。”陈默老师说,因为这些话给孩子传递的信号是“你对他总是不够满意”。也许你们互不道破,但接下来的暑假肯定会时不时发生亲子冲突。家长及亲友最好不要去“骚扰”考生们,此时的他们,为备考历经辛苦,谁都希望耳根子能清净一点。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