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6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特写
5名藏族聋哑生的毕业典礼
王蔚
  四年前,5名西藏农牧民家庭的孩子在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协调下,进入了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今天上午,学校为他们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由上海为西藏培养的首批残疾学生圆满完成了高中学业。该校的另外15名在读藏族学生,也一同见证了这个难忘时刻。

  虽然不能开口说话,但经过四年的在沪学习,索朗次仁、旦增晋美、卓玛、旺丹措姆、阿吉等5名藏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大有长进。今天一早,他们在取名《难忘》的毕业纪念册上,用汉字工整地写下了好多谢师的话:“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又过一季,我才知道我们相处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老师,您辛苦了。感谢你们对我们四年来的抚育之恩,我们铭记于心。”“我们将满载着知识、技能、友情,奔向幸福的明天。这里,永远是我们第二个家”……

  毕业了,孩子们从聋青技校校长杨七平手中接过红彤彤的毕业证书。学工艺美术专业的旺丹措姆、阿吉两位女生,早在3月初就参加了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的自主招生,近日刚收到录取通知。“旺丹措姆考入了电脑艺术设计专业,阿吉考入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她俩可是我们向高校输送的第一批西藏籍学生啊。”杨校长说。

  说起5名藏族学生,负责招生就业的修燕老师也是一脸的兴奋:“要知道,他们刚进校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比本地学生要差了一大截,但经过四年的努力,他们在学业上真可谓突飞猛进啊。”修老师说,旦增晋美、索朗次仁两名男生和女生卓玛,学的是点心制作专业,上学期回拉萨实习,这学期则在上海一家希尔顿旗下的星级酒店实习。他们朴实、能干的劲头,也打动了店方,希望他们能留下来工作。不过,由于他们是国家培养的定向生,毕业后必须回家乡就业。意外的是,人虽然没能留下来,但希尔顿总部闻讯后,今天特意给聋青技校送来了一万元钱,指定奖励给5名藏族毕业生每人两千元。

  毕业典礼上,索朗次仁用手语表达了心声:“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自己创业,开一个软陶制作和唐卡绘制的工作室,将中华民族的瑰宝传递给更多来西藏的游客。祝上海的老师们扎西德勒(吉祥如意)!”

  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3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医界/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名医/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32版:上海新城区
   第A33版:汽车周刊
   第A3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3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36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A37版:夜光杯
   第A38版:夜光杯
   第A39版:阅读/连载
   第A40版:新民俱乐部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招生培训/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升学指导
   第B06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7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8版:暑期生活/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10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招生留学
   第B12版:招生留学/新民教育
   第B13版:新民教育/招生留学
   第B14版:招生留学/新民教育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移民热点/新民教育
5名藏族聋哑生的毕业典礼
申城近五年发生特种设备事故108起
司法改革试点 方案实施意见
乘10号线文化列车 领略世界地铁之美
广告
妙手神术让左半脑成左右“总司令部”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5名藏族聋哑生的毕业典礼 2014-06-25 2 2014年06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