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能开口说话,但经过四年的在沪学习,索朗次仁、旦增晋美、卓玛、旺丹措姆、阿吉等5名藏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大有长进。今天一早,他们在取名《难忘》的毕业纪念册上,用汉字工整地写下了好多谢师的话:“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又过一季,我才知道我们相处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老师,您辛苦了。感谢你们对我们四年来的抚育之恩,我们铭记于心。”“我们将满载着知识、技能、友情,奔向幸福的明天。这里,永远是我们第二个家”……
毕业了,孩子们从聋青技校校长杨七平手中接过红彤彤的毕业证书。学工艺美术专业的旺丹措姆、阿吉两位女生,早在3月初就参加了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的自主招生,近日刚收到录取通知。“旺丹措姆考入了电脑艺术设计专业,阿吉考入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她俩可是我们向高校输送的第一批西藏籍学生啊。”杨校长说。
说起5名藏族学生,负责招生就业的修燕老师也是一脸的兴奋:“要知道,他们刚进校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比本地学生要差了一大截,但经过四年的努力,他们在学业上真可谓突飞猛进啊。”修老师说,旦增晋美、索朗次仁两名男生和女生卓玛,学的是点心制作专业,上学期回拉萨实习,这学期则在上海一家希尔顿旗下的星级酒店实习。他们朴实、能干的劲头,也打动了店方,希望他们能留下来工作。不过,由于他们是国家培养的定向生,毕业后必须回家乡就业。意外的是,人虽然没能留下来,但希尔顿总部闻讯后,今天特意给聋青技校送来了一万元钱,指定奖励给5名藏族毕业生每人两千元。
毕业典礼上,索朗次仁用手语表达了心声:“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自己创业,开一个软陶制作和唐卡绘制的工作室,将中华民族的瑰宝传递给更多来西藏的游客。祝上海的老师们扎西德勒(吉祥如意)!”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