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典型的右脑外伤后遗症,在我们业内叫做‘硬瘫’,很难弄好的。左右半脑分工管着对侧的肢体,孩子现存的后右侧脑组织基本被切除了,左上肢的运动也就失去指挥了。”昨天下午,静安区中心医院(华山医院静安分院)20楼一号手术室里,院长徐文东教授以简短的描述,清楚交待了听上去十分棘手的诊断。而这位知名手外科专家此时更急于表达的,则是想用一种创新的手术策略,让患儿完好的左半大脑,能同时担任指挥左右两肢运动的“司令部”。
“有创无伤”:取皮神经
全麻状态下,徐文东在患者颈部下缘划开一个10厘米左右的浅切口,随后以先右后左顺序,沿近锁骨处往下,仔细而快速地层层剥离。非常快,大概一侧只用了几分钟,主刀医生已准确找到了这次手术之最最关键的部位——健侧的颈七神经根和患侧的颈七神经根,并用蓝、红两色标记线分别“栓”住。
与此同时,助手医生作了一次“有创无伤”的手术,从患者右下肢肌肉深处,取下了一段直径2毫米、约30厘米长的皮神经。“放心,没有影响的。皮神经是最常被用作修复神经损伤的。”手术至此不过半个小时,徐文东心里似乎已有了底。
“独门武功”:神经“桥接”
徐文东设计的“独门武功”究竟是什么呢?这个用了10年时间慢慢完善起来的崭新思路,徐文东自己更愿意将其定义为在前辈方法上的一种改良。华山医院顾玉东院士1986年在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探索过程中,首创了一种切取对侧第七颈神经根作为动力神经的神经移位手术。
“我们面临的不是‘神经通路’坏了,而是一侧根本没有‘中枢信号’了。”于是,徐文东另辟蹊径,人为“开路”,大胆尝试用健康一侧的颈七神经根,通过神经移植来“桥接”瘫痪一侧的颈七神经根。新手术的正规学名简称为“改良C7-C7手术”。
这一医学界首次提出的中枢神经损伤后恢复上肢新策略,就是通过外周人为干预,建立一条由健侧皮层到瘫痪肢体的“高速公路”。年仅7岁但已经历太多不幸的余中宝,经上海阳光康复中心养志康复医院的热心引荐,上个月在一次会诊中见到了徐文东。他被徐文东接进了静安区中心医院,院方还为此筹集了专项资金,使得他有机会接受迄今临床不过30例的高新级手术,更有机会去改变今后的生活。
大功告成:“通道”形成
徐文东额头戴上了显微镜。30厘米长的皮神经被一折为二、再一折为二,变成一束的皮神经通过“人工隧道”,埋入颈部下缘的皮下“深处”。随后,作了标记、有半根筷子粗细的健侧颈七神经根及患侧颈七神经根被一侧断开,它们的“断面”又分别与皮神经“束”一一吻合。比头发丝还细很多的缝合钱,在每个神经吻合端口要来回几十次。整个过程中,还需要特别当心颈部周围集中的敏感的血管、神经等等。4个小时后,新神经“通道”形成,大功告成。
“只要一周时间,强直的左上肢会变得松驰很多。慢慢地,它会‘认识’、‘适应’来自左脑的指挥信号,动作也越来越灵活。当然,还要配合康复训练。两年后,生活自理没问题吧。”徐文东说。他用新法治疗的第一个病人,是一个12岁脑瘫女孩。6年后的今天,她已经可以做系鞋带这样的精细动作了。相信余中宝一定也有这份幸运! 本报记者 施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