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当APEC离开,请把“蓝”留下
赵志疆
  赵志疆

  作为中国首次在经济上主导亚太规则的会议,北京APEC峰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当世界都在看北京的时候,不少北京人却在抬头看天——久违了的蓝天白云成功抢得头条,各类社交媒体都在流传一句话:有一种蓝叫“APEC蓝”。

  对于这种变化,在11月10日举行的欢迎晚宴中,习近平主席致辞时表示:“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

  尽情享受“APEC蓝”的背后,是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围绕APEC会议重点保障区域,城管执法部门开展地毯式排查行动,执法人员全员停休上岗;为确保APEC会议期间的空气质量,北京加强了对机动车辆的监管处罚力度,并启动了更严格的限行规定;按照《环境保护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空气质量保障督查方案》安排,环保部16个督查组先后进行了两个阶段的环境督导检查工作。

  各部门通力协作下,“APEC蓝”成为一种亮丽的风景线。毋庸讳言,当前的集中整治大多只是临时措施。尽管如此,“APEC蓝”还是给人带来具有现实意义的思考——天空原本就是湛蓝的,现在的关键是治理污染的决心有多大,雷厉风行的整治能否成为常态。

  实际上,以去年9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为标志,史上最严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已拉开序幕,为了确保行动计划有效落实,今年5月国务院下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对未通过终期考核的地区,必要时由国务院领导同志约谈省(区、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以此为背景,APEC峰会不失为检验整治效果的“试金石”。环保案件之所以多发,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监管不力,在日渐严格的环保考核体系之内,谁又能说“APEC蓝”不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同在一片蓝天下,环境保护问题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环境保护理应由政府首先推动,但公众的积极参与不可或缺,甚至更为重要。其实,环保本质上是一种“公众事业”,只有公众积极参与,我们共同居住的环境才会不断改善。

  诚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无论中国梦有多少叙事方式,那些令人期待的温暖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那就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APEC峰会结束的时候,希望“蓝”能长久留下,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上海新城区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体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33版:汽车周刊
   第A3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35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A3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37版:专版
   第A38版:广告
   第A39版:广告
   第A40版:申城社区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热点解读/新民教育
   第B03版:热点解读/新民教育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6版:早教沙龙/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广告
当APEC离开,请把“蓝”留下
木偶戏的魅力
也想要拒绝的权利
“廉洁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
“耶!”
青年学生表达诉求要守法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当APEC离开,请把“蓝”留下 2014-11-12 2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