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木偶戏的魅力
邵宁
  邵宁

  艺术节,处处有惊喜。

  说起木偶戏,在人们印象中,是“小儿科”的东西。上周日,我带女儿去看了一场来自俄罗斯的木偶剧《十二个月》。

  演出的剧团鄂木斯克木偶剧院是位于西伯利亚的一座中等城市,相信大部分中国人都没听说过这个地方。然而,这家木偶剧院却有78年历史,近20年来,剧院排演的木偶剧在国际上频频获奖。《十二个月》根据俄罗斯民间传说改编,木偶制作精美,舞台层次丰富,布景灯光绚丽多姿,还有雪花、焰火等特效,营造出一个梦幻般的白雪世界。舞台上,当贪心的后母和姐姐穿上狗皮袍子后,竟然变成了两只小狗,孩子们大笑不已。

  这个演出,是今年上海国际木偶艺术节中的一场。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来自俄罗斯、法国、波兰、德国等国的9个国外木偶艺术院团,以及国内4个木偶专业团体带来13台、37场演出。仅从剧照上看,都极富想象力和现代艺术感。为木偶剧这样一个小众的戏剧种类举办艺术节,并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节中节”,让人欣慰。

  在过去一段时期里,我国的木偶艺术普遍不景气。就拿上海来说吧,原有专业木偶剧场拆除了,好几年没有固定演出场地,演职人员收入很低。直到原址建成了商务楼之后,上海木偶剧团才回来蜗居其中一层。许多“90后”在童年时代可能没有看过一场木偶剧。所幸的是,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文化的投入,木偶剧这个“小儿科”剧种也慢慢有了生机,上海木偶剧团也有了第一批本科毕业的演员。

  木偶戏是一种古老的戏剧形式,在动画片铺天盖地,打开iPad想看什么就看能什么的今天,木偶剧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并且不仅对儿童。

  这几年,英国原创话剧《战马》风靡全球。我在伦敦曾看过一场,被深深震撼。其中的主角——战马,也是木偶。它们的大小与真马一样,只不过每匹马由3名演员操控,会跑会跳会呼吸,活灵活现。这个创意是借鉴了非洲的“实操木偶”技艺。明年,《战马》将登上中国的舞台,届时,上海观众可以欣赏到古老的木偶在现代话剧舞台上的魅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上海新城区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体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33版:汽车周刊
   第A3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35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A3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37版:专版
   第A38版:广告
   第A39版:广告
   第A40版:申城社区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热点解读/新民教育
   第B03版:热点解读/新民教育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6版:早教沙龙/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广告
当APEC离开,请把“蓝”留下
木偶戏的魅力
也想要拒绝的权利
“廉洁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
“耶!”
青年学生表达诉求要守法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木偶戏的魅力 2014-11-12 2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