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熊孩子
马塞洛
  马塞洛

  俗话说,“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这话一听就是没有手机和wifi的旧社会的言论。那时候的话语权在少数人手里,读了高小(不知道“高小”的请自行搜索,不谢)就能算知识分子。现在不一样了,谁都可以做自媒体,眼界大开之后,轻易不敢说自己的文章好。

  老婆就更别提了。随着女权的高涨,随便夸人家太太的后果和不夸自家太太的后果一样,都可能很严重,恕不展开。

  那么,小孩是不是一个更安全的话题呢?

  让我们先来谈谈熊孩子吧。

  网上出了对bear kid的定义:“一种随亲戚、家长、同事、领导、好友出没的生物,春节期间最为常见。”以我个人的体会,春节真不好算是高发期,因为能用钱打发的就真不是个事儿——都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春节对付不了熊孩子的都是舍不得红包的。

  真正防不胜防的高危地带,是公交。

  刚刚从同事那里听了个老外的段子,据说还是案例调查:“在飞机上,你喜欢邻座是个人类的小孩,还是个让你可以用火腿肠喂食的鳄鱼宝宝?”调查结果反人类得一塌糊涂。我也奇了怪了,老外咋就能把啥都整成学术呢?!

  还是说回自己的真实体验吧:上次难得坐到了挺空的地铁,好死不死就有俩无人看管的男孩打打闹闹,哼哼哈嘿的拳脚施展得颇开。周围的人大都是眼观鼻鼻观心,我的定力没有那么好,实在忍不住了,就跟腔调最狠的一个说:“别打啦。”想的是擒贼先擒王。他一个停顿,反问我:“为什么?”我噎了一记,硬着头皮继续:“你家大人没有教过礼貌么?”(会吵架的都知道,这差不多就是在跟他们家大人呼救了)他冷冷瞥我一眼:“没有!”就像暂停键被放开一样,又继续研发一连串的自创招式去了。我差一点也就认栽了,但是在刹那间脑海里掠过了杜拉拉HR孙子兵法……让我当机立断改变了策略,放弃和这一个继续纠缠,而是鼓励另一个改打积极防守,主要是以扫堂腿对付下盘。局面马上就得到了控制——他们扭打翻滚到地上之后,就被一个看不出年龄的女子(妈妈?姐姐?)抓到身边坐下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洗衣服是更麻烦的事体?

  错。

  我这也是万般无奈出的下策,常用的还是“走为上”。您肯定有别的高招,不一定非跟我学。我的重点只是要跟大家分享这样一个好消息:熊孩子也是有克星的,也就是另一个熊孩子,而且这克星还多半离得不远,可供您及时借助。这颇符合金庸师傅描述的中了情花之毒后“解药就在它身边”的理论。

  另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大招,也是熊孩子最最讨厌的,应该是著名的“别人家的孩子”——会奥数、钢琴、国画、英语……的别人家的孩子。继哈佛女孩、门萨女孩之后,在家长圈里口口相传的最新的标兵,应该是那个15科100分、4科99分、1科98分的清华学霸。这招的精髓,是让熊孩子的家长们开启好孩子自动搜寻模式——他们不见得在自己的业务领域有多高端的追求,但是却颇擅长对别人(含自家的小孩)提层出不穷的要求。

  现在问题来了——是的,家长。一听说那个把电梯的所有楼层都按了一遍而被业主打耳光的小孩居然17岁了,我看到的最简洁有力的评论就是“该打的是他父母”。我读书少,只知道《三字经》有“养不教,父之过”,现在男女平权了,带着17岁小孩同乘电梯的母亲也不能免责吧。新近看了个视频,哈尔滨一女子因为公交司机的避让刹车被晃到了就冲过去暴打,结果司机受惊再猛踩刹车,该女子的女儿没人牵着,狠狠地摔飞了出去……既然是东北的妈妈,我就弱弱地不说那啥了。

  吕克·贝松借着《超体》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知识的传递。按照这理论推演,既然广场舞扰民是“坏人变老了”,母老虎养熊孩子也会是常态吗?

  回答还是No——那只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是大脑开发超过20%后女超人停不下来的本能追求。凡夫俗子才没有那么空灵呢。我一直相信,小孩和爷娘是反的。比如爷娘文科生,小孩多半喜欢理工类的东西。原因也很简单:儿女们被爹妈擅长的东西有意无意地打压之后,觉得反正不能在这方面超过你了,就另辟蹊径咯。因此,这个世界还是会变好的吧?

  世界是你我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他们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上海新城区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体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33版:汽车周刊
   第A3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35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A3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37版:专版
   第A38版:广告
   第A39版:广告
   第A40版:申城社区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热点解读/新民教育
   第B03版:热点解读/新民教育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6版:早教沙龙/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广告
熊孩子
石库门里台湾客
午后琴韵 (剪纸)
不听新歌很多年
升斋画字
今宵灯谜
琴弦外的情意
新民晚报夜光杯A30熊孩子 2014-11-12 2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