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说,天堂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多么美妙的比喻。是啊,在爱书人眼中,图书馆不就是尘世里的一方净土、一座天堂吗?
步入闵行区图书馆,宽敞的空间、明亮的阳光、浓浓的书香、安静的读者,这些只属于图书馆的场景组合在一起,瞬间,喧嚣而浮躁的心灵沉淀下来。
在这里,最让人流连忘返的是一个叫“闵图书芯”的电子阅读平台。这个由年轻的图书馆员打理与呵护的博客平台,从一开始便定下与官方网站不同的着眼点。简单地说,图书馆的官网注重发布与告知,而“闵图书芯”着重交流。馆员的博文或是推荐馆藏好书,或是谈谈个人阅读心得;读者的博文则与之呼应,谈阅读、谈感想、谈人生。每篇博文至少有两三百次的阅读量,文后有人留言,与作者形成互动。于是,小小一方“闵图书芯”犹如一个活跃的艺文角,以文会友、以书会友,串起了众多忠实读者。时至今日,每天访问“闵图书芯”网站的独立IP地址有近2000个,每天登陆“闵图书芯”成为许多人的习惯。这些习惯了互联网虚拟见面的老朋友,又通过“敏读会”走入现实。
“敏读会”最初源于去年年初“闵图书芯”上的一篇讨论博文。“闵图书芯”的管理者、图书馆员“阿滋猫”举办读书会的提议,几乎立刻得到十多位读者的响应,很快“敏读会”这个颇具匠心的名字呱呱坠地,又很快每月一次、一整年的“敏读会”排片表也确认了下来。木心、《红楼梦》、竹林七贤、《秦腔》、《平凡的世界》……每期都有个明确的主题,稍一品味,就不难觉出“敏读会”的深度与厚度。
不久前的一个周六下午,图书馆2818室,第八期“敏读会”如期举行。“倾听乡土的歌谣——《平凡的世界》”吸引了35位读者到场,主持人是图书馆员“莺莺”。她特意找来中央广播电台二十多年前制作的长篇广播小说《平凡的世界》,正是这套广播让读小学四年级的她第一次领略到长篇文学的魔力。
这一次,魔力再现。一声熟悉的“这里是中央广播电台”让房里顿时安静下来,每个人都想用耳朵抓住老播音员那富有磁性的嗓音。久违的广播小说,显然勾起了集体记忆。之后的交流环节非常踊跃,一位80后的女读者说自己阅读《平凡的世界》不下五遍,但每次都那么感动。在讲述书中的感人片段时,她不禁泣不成声,泪如雨下。那一刻,文学的魅力如此让人动容。
两个小时的“敏读会”自是意犹未尽。网民叫“梦在上海”的老先生参加完活动后,接连发出多篇博文,谈参加敏读会的感想、谈读《平凡的世界》的感想。一时间,“闵图书芯”上好不热闹。这样的良性循环让“阿滋猫”欣喜,她正在安排2013年的“敏读会”。可是好几位读者都自告奋勇想担任主持人,该怎么排,她陷入了“甜蜜的烦恼”。
十日谈
社区文化追梦者
收藏和捐赠的乐器,展馆应有尽有,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