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晨刚要上班,母亲风尘仆仆地从十几里外的乡下赶来了,给我送来了她亲手包的粽子。我捧着还散着温热的粽子,恍然想起,又快到端午节了。
母亲包粽子简直就是一门艺术,那一片大小不一的笋叶魔术般地在她手中斜着几转,就成了一个圆锥筒,先放进一些泡好的糯米,同时把馅料夹在糯米中间,再盖入些糯米,用筷子捣实,包成五角方底锥形,然后指尖拈起一根细绳,一端咬在齿间,一端拉在手里,在粽子上三缠两绕,收紧打结,一个憨实可爱的粽子就做成了。
母亲把粽子放入锅里,加冷水,让水没过粽子,开始煮粽子。煮粽子要耐得住性子,一定要把米熬烂了,馅熬化了才算是大功告成。母亲先烧猛火把水煮开之后,灶里只放进三片木柴,保持着稳定的火势,慢慢地熬煮,直至粽香四溢。
年年吃着母亲的粽子,年年享受着母亲的温情,年年也祝愿着母亲能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