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出后,又在网上迅速流传开来,并有中新社等媒体跟进报道。不过,诺贝尔基金会公告曾确立大奖提名保密50年的规则,记者根据常识判断,这条消息有讹传之嫌。经过调查,这确实又是一起人为策划的假新闻。
讹传是怎么出炉的?
中国日报网在4月10日率先发布过一条消息,称瑞典文学院暨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常务秘书彼得·恩隆德透露,“有两位中国作家入围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20人大名单,而对于具体是哪两位中国作家进入复评,彼得·恩隆德这位在应对媒体上经验丰富的“老江湖”始终是三缄其口。”这篇消息中,自戴作家高帽并以炒作成名的张一一再次被提及,他号称根据《纽约时报》和博彩公司透露,曹乃谦、张一一和莫言三位中国作家进入了今年诺奖的初选名单。张一一曾在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前捏造中国作家严歌苓问鼎等谣言。
《大同晚报》以《曹乃谦或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复评》为标题,在4月18日转述了8天前的这篇消息,并就此采访到了住在山西朔州应县的当事人曹乃谦,曹乃谦对此将信将疑。
山西新闻网4月26日转发了《三晋都市报》的报道,以《曹乃谦入围诺奖复评》为标题,言之凿凿称:“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已结束,来自世界各国的210名入围作家中有20人入选复评,其中应县籍作家曹乃谦进入诺贝尔文学奖复评名单。”这篇报道被中新社等多家媒体转发。
两个因素为这桩雾里看花的传闻增添了可信的砝码:4月末确实是诺贝尔文学奖择取20人名单的时间点;诺奖评委马悦然确实欣赏并翻译过曹乃谦的文章。马悦然夫人陈文芬证实,山西作家曹乃谦的著作《到黑夜想你没办法》瑞典文版译作是由马悦然翻译,大西洋出版社出版,该书还获得200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翻译大奖。
应该普及“诺奖常识”
记者尝试着和《三晋都市报》报道记者联系,但是对方没有应答。新浪读书频道编辑告诉记者,昨天下午与该报道记者进行了核实,得到回答是当地宣传部公布的,但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朔州应县宣传部都称不知情。记者也没有在《纽约时报》以及其他任何媒体上看到彼得·恩隆德有过类似的说法或者表态。
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者是否能公开?绝对不行!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官方网站的说法,“诺贝尔基金会的章程限制50年内有关被提名者的信息披露,不管是公共场合还是私底下。”
在每年10月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前,有些媒体上使用“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字样都是不严谨的。诺奖只有“热门人选”,而没有官方公布的“候选名单”,“热门人选”信息来自博彩公司开出的赔率和各大媒体的预测。
此外,并非任何人都有资格作为诺贝尔奖提名人,团体提名和自我申请不被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人的资格必须是:①瑞典文学院院士和相当于瑞典文学院建制和宗旨的其他文学院的成员人士;②高等院校文学教授和语言学教授;③诺贝尔文学奖得主;④各国作家协会主席。
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赵武平告诉记者,出版社一直“监视”着对博彩名单上的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一旦有新的名字,都会格外关注,设法找作品看以判断是否引入版权。也有很多国外的代理人,早就把热门人选的作品往世界各地出版社推销。“曹乃谦肯定没在那个范围内。”
不要让人贻笑大方
曹乃谦作品责编阳继波表示今天上午曾和曹乃谦邮件联系过,曹乃谦邮件回复说不清楚这个事情。
而中国作协新闻发言人陈崎嵘称自己并不知道这一消息:“诺奖实行内部保密原则,每年的议论都不作数,大家听听就好。至于为何年年都有人会对这样不确切的消息表示关注,可能是因为中国有一部分人有诺奖情结。”
文学评论家雷达也表示,根据诺贝尔奖保密性原则,被提名人及其信息一般都不让人知道,对每年冷不丁冒出某作家入围的类似报道,他不想作任何评说,“免得让人贻笑大方”。 本报记者 乐梦融
记者手记
不知此次谣言从何而来。开个玩笑,我倒是希望那位造谣者行行好,索性把除了曹乃谦的另外19个候选人名字也一起告诉我,让我去博彩公司大赚一票。
有些人的名字(比如张一一)在圈里圈外都是个笑话,捉弄媒体自编谣言,往文化记者的邮箱里群发新闻稿。和这些人沾边的任何事,都要长一个心眼。
去年10月份,他炮制的诺贝尔候选人把戏蒙住了少量媒体,辟谣后理应接受教训。但是,半年不到,有些媒体依旧“来函照登”,让谣言有了扩散的机会。不长记性的后果,就是让小人在幕后偷笑,让老实人在台前尴尬。
经常会收到这样的短消息,请“把钱汇入我的账户”。罪犯被抓获后交代,群发量成千上万,万分之一的人会碰巧信以为真,他就能得逞。
并不高超的骗术,群众上当是少了颗防范之心,媒体连续“吃药”,恐怕除了职业素养外,还要问问责任心何在?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