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称她为草原上空展翅翱翔的“雪鹰”,也有人称她为枪械试验领域的“女枪王”,而她则把自己比作草原上最普通、最平凡,生命力最为顽强的“查干花”。
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高级
工程师黄雪鹰,人称“女枪王”。国庆60周年首都大阅兵那天,受阅方队向世界展示着人民解放军威武之师的崭新形象。此次受阅官兵手握的所有配枪,竟然全都是黄雪鹰亲手检验定型。
1 做女人中的“男人”
与大多数女孩子不同,1968年出生在一个蒙古族军工家庭的黄雪鹰从小就喜欢枪。上小学的时候,黄雪鹰第一次摸到真枪。那时她去担任保卫处处长的舅舅家玩,无意间看到舅舅放在桌上的佩枪,就津津有味地摆弄起来,被发现时,舅舅吓了一跳:“一个女孩子,桌上摆着那么多东西不拿,怎么专门拿枪呢?”父亲黄海瑞却十分高兴。黄海瑞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当年本来有机会到大城市工作,但却选择了军工厂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在父亲的影响下,一家人几乎都走上了军工道路。黄雪鹰的哥哥黄电波被送去学坦克设计,妹妹也从事了多年军工类翻译工作。
黄雪鹰从小就以父亲为骄傲,父亲的多项发明获国家级专利,并获得多项荣誉和奖项。父亲曾对黄雪鹰说:“1949年10月1日国庆阅兵时,参加受阅的官兵16400人,所用武器1100多种,这些武器来自24个国家的89家工厂,其中大部分都是缴获的,被外界称为‘万国牌’。我希望你将来也从事武器试验工作,等到50周年、60周年国庆阅兵,向世人展示咱们国家自己制造的武器,那该多么自豪!”
1987年高中毕业时,因为视力不过关考不了军校,黄雪鹰就把高考志愿全部填报了与武器有关的院校和专业,最后她被南京理工大学自动武器专业录取。但到学校报到时,黄雪鹰的情绪很受打击,她报的专业有100多名同学,只有10名女生,同学告诉她:“这个专业很苦的!毕业后还要到偏远的地方工作,因为军工厂大都设在偏僻的地方。”后来,武器专业一分为二为汽车制造和自动武器两个专业,10位女生有9个转了行。
黄雪鹰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父亲意味深长地说:“闺女,爸爸在大三线干了一辈子军工,没有动摇过,也没有后悔过!”在和父亲沟通后,黄雪鹰成为了自动武器专业唯一的女生。
1991年黄雪鹰大学毕业,白城兵器试验中心到学校招聘。一听说是搞武器试验的部队,她立刻动了心。这时,父亲的一位老同学打来电话,打算安排黄雪鹰到哈尔滨市政府机关工作。老师和同学都劝她好好考虑考虑,但黄雪鹰没有丝毫迟疑,她收拾好行李就踏上了开往白城的火车。兵器城生活环境的艰苦,试验条件的恶劣,并没有动摇黄雪鹰的信念,反倒激发了她不服输的豪气。她当即写下这样一句话:“离都市远了,离我的梦想近了。”
位于科尔沁草原深处的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是我国组建时间最早、功能最全、综合性最强的常规武器试验鉴定中心,主要承担着我国常规武器装备的定型、鉴定、摸底等科研试验任务。组建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现有大部分常规武器装备都是由该中心试验定型后列装部队的。之后的21年,黄雪鹰曾主持参与120多种枪械的试验和鉴定。她对18种国产枪支的性能了如指掌,仅凭声音就能准确判定枪械型号和弹药性能,7种型号枪械从她手中领到“出生证明”,6种存在设计问题的枪械在她手中“起死回生”。
2
靶场是考场也是战场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小北京”始终让黄雪鹰铭记:战场中,“小北京”是因为爆破筒突然哑火为国捐躯的。黄雪鹰说,枪是战士的第二生命,我们要用使命担当战友们的生命。
一支枪要进入我军战斗序列,从设计到制造,才仅仅走完前半程。只有在国家靶场通过严格考核,才能领到“准生证”。黄雪鹰所在的兵器试验中心轻武器所,正是枪械试验鉴定的最后“关口”。
轻武器所建有多个环境模拟试验室,在这里,既可以提供50℃高温的烘烤实验,也能制造零下50℃低温的苦寒;既可以让枪械经受江河泥沙的浸泡洗礼,也能让它经历抢滩登陆时海水的腐蚀;既可以模拟倾盆大雨下枪械的射击状态,也能营造沙漠作战中遭遇风暴扬尘时的极端环境,对枪械进行严格鉴定的同时,对参与试验的人也是一种莫大的考验。
扬尘试验,是枪械定型试验中的一道“火焰山”。不足10平方米的试验室,狂风乍起,细度极高的沙尘四处弥漫,即便戴上防毒面具,几个小时的试验下来,人的耳朵、鼻孔、嘴巴里也全是土。每次参加完试验,大家都会两三天吃不下饭,几天后咳出的痰里还有泥。尽管男同志都发怵,可每次试验黄雪鹰总是一马当先,第一个冲进试验室,最后一个撤出来。
进行淋雨试验,科技人员每次都要在如注大雨中工作几个小时。夏天还好说,冬天试验时,浑身上下挂满了冰碴。这些年来,黄雪鹰每年要在这些极端环境中工作超过1500个小时,30岁出头就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和关节炎。
一位军委首长视察兵器城时曾说:“同志们,轻武器不轻啊!”黄雪鹰这样理解:“我们肩上的使命责任不轻,战友们的生命托付更是重如泰山!”某新型枪械最终鉴定时,每当连续射弹130发,就会出现弹着点偏移问题。黄雪鹰认为,我军战士实际作战时的携弹量是150发,必须打够150发,才能检验出枪的实战性能,在黄雪鹰的坚持和与生产厂家协作攻关下,最终使该型枪械顺利列装。
有一次,黄雪鹰主持试验。3位战士同时匍匐在地上打枪,黄雪鹰听到其中1位战士的枪声有些闷。她急忙喊停,拿过那位战士的枪检查,发现有一颗子弹卡在枪膛里。如果黄雪鹰听不出异样,战士下一秒钟就会扣动扳机,两颗子弹在枪膛里会发生爆炸,枪紧贴着战士的脸颊,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同事惊奇地问黄雪鹰:“那么多子弹连发,战士自己都很难察觉,你怎么听出了异样?”黄雪鹰笑着说:“枪像我的孩子,孩子哪里出了问题,做妈妈的自然能感觉到。”
枪械试验还伴随着各种危险考验。2005年,黄雪鹰带队在海南进行水下武器鉴定。一次试验,“蛙人”潜到水下射击,海底一股暗流涌来,射手的身体方位发生了偏移,当他举枪射击时,枪口正好指向了试验指挥位置。一梭子子弹呼啸着蹿出水面,直奔指挥台飞来,几颗弹头就打在离黄雪鹰不到1米的礁石上。危急时刻,黄雪鹰一边招呼大家隐蔽,一边迅速卧倒,竟然还没忘记记下弹着点的位置。
3
枪林弹雨中孕育生命
1993年9月9日,黄雪鹰和吉林某军事基地的站长郭文胜步入婚姻的红地毯。1994年,临近九七,香港回归在即,95式狙击步枪被作为列装驻港部队的重要武器装备,要求在1995年定型,交付驻港部队官兵。中心领导恳切地问当时只有26岁的黄雪鹰:“你愿意么?”她想也没想:“愿意!”
这是她苦学和苦等了3年的机会,为了这一天,3年来她几乎参与了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而95式,将成为她接手担任试验主持人的第一个试验鉴定项目!然而,谁也不知道,这一年也是和同年入伍的丈夫新婚的一年,她刚怀孕。
忐忑地回到家,敦厚的丈夫被她的这个决定吓着了。武器鉴定试验,可以说是个折磨人的职业。武器鉴定试验时,50摄氏度的高温室,热浪一波波袭来,让人窒息;零下50摄氏度的低温室,逼人的寒气一下子冻透了厚厚的防寒服;扬尘试验时,比面粉还要细的沙尘,透过防毒面具吸入口腔;淋雨试验,在冰冷潮湿的环境中一呆几钟头,冬天更是浑身上下冻成冰疙瘩……这些,是一个孕妇可以承受的么?然而,看着黄雪鹰坚定的眼神,深深了解妻子脾气的丈夫咬咬牙:“我,尊重你的选择。”
10月怀胎,黄雪鹰没有耽误一天试验。为确保试验进度,黄雪鹰曾不顾身怀六甲,带领参试人员一头钻进零下45摄氏度的低温室3个多小时。黄雪鹰患上了重感冒,由于怀孕在身,高烧39摄氏度却不能吃药。1995年4月,黄雪鹰顺利生下一个男孩。看着健壮的儿子,黄雪鹰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儿子是和新型枪械一块出生的,就叫冲冲吧,冲锋枪的冲。”
儿子上学后,学校开家长会,冲冲发现:“别人的妈妈身上是香水味,自己的妈妈身上满是硝烟味。”黄雪鹰曾给自己买过一瓶香水。平时没有机会用,一次在野外试验,她偷偷地搽上几滴,结果招来一群蜜蜂,弄得她哭笑不得。其实,她并不知道那瓶香水闻起来是什么味道。因为常年接触有毒的火药气体,她患上严重的过敏性鼻炎,从1997年起,就失去了嗅觉。
回到家中,黄雪鹰总会尽力弥补在家庭上的亏欠。在为数不多的空闲时间里,她像所有传统的中国女性一样,洗衣做饭,料理家务,精心照顾着家人。和所有女人一样,黄雪鹰也爱美,趁出差到北京、上海的机会,她也会抽出闲暇时间,为自己买几套时尚的衣裙,尽管一年也穿不上几回。
黄雪鹰和枪在一起的时间远远多于跟儿子。一次儿子过生日,本来说好晚上一起庆祝,可试验出了问题,等她回到家时已是深夜。儿子躺在沙发上睡着了,蛋糕一动没动。黄雪鹰鼻子一酸,把儿子紧紧搂在怀里。儿子揉揉眼睛,说:“妈,我梦见自己长大当医生,治好了你的鼻炎,让妈妈可以闻到香味……”说到这里,怀着内疚的黄雪鹰眼角湿润,脸上却洋溢着一位母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