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女小张,出身于上海普通工薪家庭,当了一年半世博女兵退伍后,在大学读投资专业;大四毕业主动报名到广西大山里支教;看看学生中留守儿童居多,特别是那些小男孩既聪明顽皮又百无聊赖的样子,提议把部队里学到的擒拿格斗术传授给孩子们;在上海慈善团队支持下,经校领导同意,一个女教头带了四五十个男孩玩上了;其他兴趣课孩子们都逃课,只有她的班人数越来越多。“六一”那天,她带一班徒弟上台表演,装备整齐、踢腿顿足像模像样,引得师生和家长一片喝彩。
支教结束,她回到上海,找实习。在支持她志愿活动的团队帮助下,她顺利到一家著名财富管理公司实习。恰好该公司有个培训班,业内有名的理财高手在此轮番精彩授课。小张大吃一惊:原来高手都是吃遍苦头的小人物,“越熟悉越了解,越缺乏自信。客户高端,业务高端,同事也都高端!他们精彩的故事远胜过课堂教育,我感觉自己简直是白丁一个!”
故事尚未结束,缘分总是妙不可言。实习的一个月,上海正遭遇罕见的高温,公司搬迁新居,装修余味很重,开着窗戴着口罩上班依然咳嗽不已,小张也发烧了几天,父母知道了,要她撤!“与我妈争论的时候,从没看到她那么激动,她说生命不只是你自己的……我哑然了,只能退出;但又感觉对不起那些‘患难’中的大哥大姐们。”她给阳光种子志愿团队的老师哭诉自己的不舍。老师告诉她必须自己去做的办法。小张的小宇宙突然又爆发了!通过学校的教育基金会帮助,她向上海韩哲一教育扶贫基金会求援,第二天登门得到一批高质量能防核污染颗粒的口罩,当日送达现场,让大哥大姐们喜出望外。稍后,又联系了退伍前的部队,让大家给广西的孩子送去一批急需的文具。
大二暑假,盐城农家独生女小兰同学,从南京艺术学院急急忙忙赶到上海,看望在建筑工地打工的父母。她渴望分担父母的辛苦和幸福。他们一家的团圆一年就二三次,每年暑假她都会到工地上陪爸妈说说话,做个汤给他们喝(这就是留守儿童的候鸟特征)。要知道,与父母一起吃住在脏乱的工地,要有勇气和精神境界的。今年她也想在上海找个机会实习一下“平面设计”。很幸运,在房东的帮助下,她来到一家快消品公司设计产品网页。公司离家很远,从轨交二号线浦东起点站到浦西终点站,每天穿越上海两次。今年上海空前的炎热,这让实习无意中变成了对意志和体力的考验。“尽管我也是父母手掌心中溺爱的独生女,我还是学艺术的平面设计的大学生,但我也不是吃素的,我享得了福,更吃得了苦。”一眨眼的工夫,她在这家公司做美工做了一个月。
31天的时间,她从最基本的抠图再到做内页做flash页面……最后可以独自完成一个完整的二级页面,放到公司的网站上,被成千上万的人点击。公司里不管是上海人还是新上海人,都关心这个小妹妹。“带我那位设计师,人就非常的棒,经常给我讲解一些软件方面的快捷方式和他积累的一些设计经验、注意事项,受益良多。经理还给我发了工资。公司老板水哥,也是个热心肠的人,在贵州贫困山区帮助了很多小学和学生,有时他也会宣布提前半个小时下班,让员工避开下班高峰期。他们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好老板、好公司和人性化管理。我学会了感恩,谢谢身边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会将‘我的苦,我的福’的故事告诉大家。”小兰同学告诉我。
小张的成长得益于大都会环境——眼界和资源优势,而小兰同学的坚持则得益于父母勤劳的本色:他们是最普通的农民工大军中的一员,在上海奋斗了20年,美化了几百套新房,自己却长期住在脏乱的工地!
上海一直在快速变化,她呵护着邻居小妹小张同学,同时我们必须代表上海来感谢小兰同学一家。这两个女生,一南一北,环境迥异,同时成长,但她们都属于上海,她们用行动,标记着上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