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专家认为延迟退休政策将小步慢走,不宜“一刀切”~~~
专家认为延迟退休政策将小步慢走,不宜“一刀切”~~~
专家认为延迟退休政策将小步慢走,不宜“一刀切”~~~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认为延迟退休政策将小步慢走,不宜“一刀切”
明确“渐进式”有助缓和公众焦虑
范洁
■ 渐进式延迟退休,要兼顾社会老龄化和年轻人就业两个方面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本报记者 范洁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饱受争议的“延迟退休”议题取得全新进展。然而,什么是“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何时起步、如何推进?是否会影响年轻人就业?针对公众面前的一系列疑问,记者请专家一一解读。

  什么是“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是指将来制定有关延迟退休的政策时,将采取小步慢走的方式,逐步缓慢地延长退休年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具体来说,即在制定延迟退休的目标后,根据劳动者的出生时间或工作年限分批调整,逐渐逼近目标。“例如目标是将退休年龄延长5岁,政策启动后不是直接要求劳动者5年后退休,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封进解释,例如1965年出生的人,可能就60.5岁退休,1966年出生的,就61岁退休,每次延长几个月,经过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达到将退休年龄延长5岁的目标。

  “此前提出的延迟退休,其实隐含的意思都是‘渐进式’,但本次《决定》则是明确并强调这个概念,缓和了一些焦虑和担心。”封进认为,“渐进式”的关键,在于“逐步”和“缓慢”,避免一次性延长退休年龄对劳动市场造成的冲击和震荡。“一次性延长5岁,对于面临就业的年轻人,无法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而接近退休的劳动者,也因为没有预期,缺少充分准备,如果工作单位不雇佣,养老金又领不到,这些人怎么办?‘渐进式’就能缓解这些问题。”

  为何要制定“延迟退休”政策?

  有专家估计,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少支出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达200亿元。缓解养老金缺口问题,被认为是延迟退休年龄最主要的原因。

  “缴费年限增长,领取年限减短,延迟退休肯定能缓解养老金缺口,但必须伴随个人养老金的增加,必须符合养老金‘多缴多得’的原则。”封进解释,如原本60岁退休领取2000元养老金,现在65岁退休领取的金额应该有所增长。“总体上能增加养老基金收入,减少基金支出,有助达到平衡。”

  延迟退休的更深层原因是,应对高速的人口老龄化,缓和劳动力不足,充分利用人力资本。去年,我国新增劳动力的数量首次出现下降,在未来可能会面临持续下降,这就意味着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已经结束,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迫在眉睫。

  受教育程度越高,越需要时间收回人力资源成本。“大学毕业就23岁,读完研究生25岁,如果读到博士就要28岁左右才工作,如果在劳动力仍有足够工作能力时就让其中断工作,会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因此,封进认为,45岁以下、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更容易接受渐进式延迟退休。

  启动和推进是否有具体时间表?

  2010年10月1日开始,上海在延迟退休方面率先试点——上海展开城镇企业职工“柔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尝试,职工和用人单位协商达成一致,即可最多延长5年退休。

  试点并不顺利。真正申请和利用这项政策的劳动者非常少,不超过100人。“现实中,企业返聘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的情况较多,因为返聘不用缴纳‘五险一金’,人力成本较低。”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何立新坦言。

  柔性制度在中国的执行力不够。那么,具备强制性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具体如何推进?是“急渐进”还是“缓渐进”?《决定》中提到,还在“研究”中。

  此前,日本和美国都对退休年龄制定延迟政策,虽然只是延长了3至4年,却用了30至40年的时间去过渡。延迟退休年龄不可避免地将产生就业压力,需要选择良好的时机,与经济增长预期密切相关。在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的同时,维持合理的经济增长是必要条件。

  改革的时间表如何排,需要科学严密的论证。“国外经验可以学习,但也不能简单照搬。在将来有关延迟退休的政策制定并公布之后,最好经过几年‘缓冲期’后再正式实施。”何立新总结。

  政策制定与执行会否“一刀切”?

  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周海旺认为,制定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时,尤其注意不能“一刀切”,应采取弹性的方式。

  身体情况、工作技能、劳动强度都是必须细分的因素。“例如,坐办公室的白领、‘越老越吃香’的医生、教师、科研人员等,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人、长期处于高危、高污染行业的劳动者,65岁和60岁有很大差别。”周海旺强调区别对待、细分对待,目前针对特殊工作岗位的提前退休政策应当延续,充分照顾各方情绪和利益。

  在给劳动者选择空间的同时,也要考虑相关的配套政策,例如规定领取养老金的最低年龄或是最低缴费年限。“如果规定65岁退休,有一些劳动者在60岁时可能就找不到雇主,这些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弱势的群体,可以提前领取部分养老金,给他们更多基本保障,能够有效改善生活。”封进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市场之窗
   第A2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6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7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0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4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3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32版: 广告/新民楼市
明确“渐进式”有助缓和公众焦虑
“全覆盖”不够 还需“更体面”
延迟女性退休 保障平等就业
新民晚报焦点A05明确“渐进式”有助缓和公众焦虑 2013-11-21 2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