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个多月,又一批孩子将告别幼儿生活,走入小学校门。而在各培训机构,为“幼升小”铺垫的拼音班、硬笔书法班、思维训练班依旧生意盈门。
记者从市教委昨日召开“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试点工作座谈会上获悉,继在黄浦、金山两区和35所学校试点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也就是家长简称的“零起点”教学下学年将在全市小学推广。与会专家呼吁,与其担心孩子们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不如别让孩子伤在起跑线。
超前学习三大危害
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园长龚敏曾在即将毕业的大班幼儿中开展调查,结果3/5的孩子告诉他,担心到了小学会遇到学习困难,2/5的孩子担心生活、交友等方面的问题。“小学这个词眼因为有了过多的提及和强化,在不同的孩子脑中已留下不同认知。”龚敏说,成人有责任帮助孩子们消除对于小学的负面认识。
上海市学前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郭宗莉说,曾有调查显示,幼儿阶段提早进行100以内加减运算等,在小学一年级其优势显示还不到半年,只占一年级上学期的2/3时间,以后的数学学习并没有优势显示。超前学习将给孩子带来三个方面的伤害:让孩子付出太多发展个性的时间和机会;刻意加速发展势必导致基础不稳固,这种发展是没有后劲的;成人的浮躁心态让孩子产生紧张焦虑情绪。
尊重生理发育规律
为什么6岁的孩子总搞不清左右?为什么他写字歪歪扭扭?在静教院附校校长张人利看来,家长们担忧的这些事情,有着太正常不过的原因——他的年龄还没到,这是生理发育水平决定的。“教育孩子就是要研究人的发展规律。”张人利说。
所谓“零起点”,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表示,是指小学一年级教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执行,不加快进度、不提高难度,从而避免孩子提前进行大量的学科知识准备。
“落实零起点,除了教材和课程,更要强调师资培训,形成统一评价体系,让老师理解孩子的认知规律。”市教委副主任贾炜强调,只有这样,老师们才不会委屈了孩子。一些孩子字写得不好,其实是感觉统合出了问题,并非主观不认真。
“零起点不等于零准备,学前教育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为孩子入学做好准备。不是担心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而是会不会伤在起跑线。”贾炜强调,学前准备应关注孩子的学习素养培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尤其是精细运动能力;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逻辑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