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4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细品春绿好时光
乔兆军
  乔兆军

  母亲从老家捎来一包春茶,我急切地打开,拈上一撮,放入玻璃杯中,缓缓地将白开水冲下。只见,一芽芽新绿细直苗秀,如幽兰绽开,淡雅的香气也随之弥漫,品尝之后,那种醇和微甘的滋味,让人心旷神怡。

  所谓春茶,即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经一个冬天的休养生息,茶树体内营养物质丰富,故叶肉肥厚,色泽绿翠,沏出来的茶水格外清香鲜雅,为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者。

  家乡“山城”保康,总是让人梦牵魂萦。阵阵春风轻拂,几场春雨滋润,茶树枝上就萌生出鲜嫩,鹅黄色的新芽,娇俏可爱。这新芽带着山野的鲜灵、质朴,又有几分世外的灵致和清远,格外受爱茶人的追捧。

  母亲叨念着“早采三天是宝,迟采三天是草”,新芽初生,她就去茶山上采摘。只见她合拢拇指食指,轻轻一掐,一枚嫩芽便轻灵地飘入随身的茶篓里。当天采的茶叶,还要当天炒制完,以免影响了茶叶的新鲜度。采回了茶叶,父亲在灶前添柴火,母亲用竹刷在锅中旋转炒茶,之后是揉搓,然后再炒再揉,反复几次,直到茶叶条索紧细,放在鼻子底下闻,有股醇厚的香味,才算完成。

  母亲制成的春茶,我总是先品为快。用开水冲上一杯,汤色嫩黄清澈,茶香缭绕,啜饮一口茶水,在舌尖循环滚动,然后流入腹中,香郁回甘,沁人心脾,仿佛置身于青山绿水间,整个春天都浓缩在这杯茶里。

  古代文人雅士爱茶者甚多,故留有许多咏茶佳作。明朝魏时敏的“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唐朝诗人刘叉也有“不为双井水,满瓯泛泛烹春茶”; 元朝张雨有一首《湖州竹枝词》,很有趣 :“临湖门外是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这是一首充满青春活力的爱情诗,像春茶一样在恋人心头舒展开来,芳香四溢。

  茶如人生,历经摘、熏、炒、烹之后在水里舒展,惊艳地开放,溢着岁月的沉香。其实人生亦如茶,在世俗的喧嚣浮躁中,保留一分淡定与宁静很难得,让心灵松松绑,随赵州和尚一起“喝茶去”。

  这来自家乡大山、来自母亲手工制作的茶,就这么丝丝缕缕地抓着我的心,让我如痴如醉。这幽幽的茶香里,有父母辛勤的汗水和朴质的爱,有那割不断的亲情与乡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日本为何难谢罪
   第A19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生态上海
   第A26版:上海新城区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新民俱乐部
   第A33版:新民健康
   第A3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35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3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第16届上海国际车展特刊
   第B02版: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
   第B04版:汽车周刊
   第B05版:汽车周刊
   第B06版: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
   第B08版:汽车周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
   第B14版: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
   第B16版:汽车周刊
   第B17版:新民教育
   第B18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19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20版:家长会/新民教育
   第B21版:新民教育/校园巡礼
   第B22版:招生热点/新民教育
   第B23版:新民教育/招生留学
   第B24版:招生留学/新民教育
瞎子的秘密
关于悲伤的启蒙
扫一扫 关注“夜光杯”
芙蓉月下鱼戏,螮蝀天边雀声
“小书大说”张振华
今宵灯谜
愿不再“难得”
母亲心里的“馄饨帽”
细品春绿好时光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细品春绿好时光 2015-04-22 2 2015年04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