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有大成就,首先要有赤子之心。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即有大成就的人都有一颗婴儿般的心。还原婴儿的心,大致是纯洁、真诚、善良、快乐、天真、好奇心等等。成年人心智成熟,但也很难去除患得患失、私心杂念、知难而退、随遇而安、撒谎说假话、小计较小算盘小聪明等毛病。有才华的成年人如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那可不得了,一定成就大事业。一定是单纯,明朗,忘我,无私,执着,坚韧,胸有大格局,大气象,大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读《吴冠中散文选》,很感慨。这本书,将一个大画家应该具有的赤子之心披露得分外清晰。1946年,考取公费留法学习绘画的吴冠中野心勃勃,事业心坚强,学习拼命,刻苦努力。经过三年学习,他已了解西方艺术及现代艺术的精髓,更明悟到艺术只能在纯真无私的心灵中诞生 ,只能在自己的土壤里发芽。他如果是一头山羊,只能回到自己的山里去吃草,才能有奶。于是回国。1950年吴冠中回到北京,但在“左”的文艺思潮压制下,他的学术观点总遭到批判。但他不服气。
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他每年几次背着油画箱到深山老林穷乡僻壤边疆写生,探索油画民族化的新路。30余年苦行僧的生涯,一箱一箱的油画堆满小小住室。有一次,他从海南岛写生回家,画放在座位上,人从广州一直站到北京,腿站肿了。夫人很难过。其实他写生中的苦难远远不止于此。1972年他和夫人去贵阳看望夫人患病的母亲,在阳朔只能停留一天一夜。即使一天,他也要作一幅画。暮色苍茫中,他先江左江右坡上坡下观察构思,第二天滂沱大雨中他作画,夫人替他打伞,在冬天的大风大雨中两人手都冻僵。
“文革”初期,吴冠中得了严重的肝炎。痔疮又恶化,他感到自己是活不太久了,索性以作画自杀,自制一条背带托住严重的脱肛,他的健康居然在疯狂作画中一天天恢复,医生治不好的肝炎好转了,大夫又动大手术治好他的痔疮。他要艺术不顾人,竟然艺术和人都得到了。他在油画的民族化和中国画的现代化两个方面都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
这就是赤子之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为了艺术要奉献自己燃烧自己,没有丝毫的患得患失。心无杂念,天地澄明。
中国文坛巨匠、世纪老人巴金一生写了千万字的作品,他的名言是:把心交给读者。他反复思考后得出结论: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他说,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黑暗里燃烧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他说,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他说,我的生活的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他的著作给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带来温暖、光明、希望。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更提倡知行合一,即自己的言论、主张要和自己的行为、实践相一致,所以把自己的名字也改成陶行知。
现在,知识比以前多得多,堪称知识爆炸,但赤子之心,却比以前少。更有些人,如果只看他说的话,漂亮极了,好像也有着一颗珍贵的赤子之心,但所作所为,却圆滑世故,精于算计,既想留名青史,偏又杂念丛生。于是明白,他只是假装也有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