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果“围观”演变成“看客”
李泓冰
  被朋友教会了玩微博,便成了“微博控”——不过,只是潜水而已,准确地说,是“读微控”。

  看着看着,便领教了微博时代的“广场效应”,它能让任何由头,瞬间成为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比较近的一个例子,是关于大片《泰坦尼克号》借3D版重回江湖,有人冒广电总局之名杜撰了所谓的段子,“考虑到3D电影的特殊性,我们担心播放此片段时观众会伸手去摸……出于建设精神文明社会的考虑,我们决定删除此片段。”尽管注明“假新闻”,仍然被疯狂转发,被骂得体无完肤,经懒得核实的众多国内外媒体报道后,连导演卡梅隆都信以为真了。

  向有开明宽容之风的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根叔”,忍不住质问:“大学里的教授,被网友们纷纷冠以‘叫兽’的字眼,这是不是缺乏对人起码的尊重?也凸显出对教育起码的敬畏?”

  围观中,我们还需要敬畏吗?还是仅仅当一个口沫横飞的看客?一些人的无耻,是否就是我们无德的理由?

  鲁迅活画过围观死亡过程的看客模样,“领颈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似的,向上提着”;甚至是“张着嘴呆看,仿佛颇愉快”。国人流行的看客心态一边被反复诟病,一边却也长命百岁。

  有媒体乐观地说,围观改变中国,围观是草根阶层的利器,的确有着惊人的力量。但很多努力和改变,都不仅仅是“围观”才能做成的,需在现实生活中或者去求证、投诉,或者耗尽心力、脚踏实地推广之,远远比动动手指头骂上几句人复杂艰巨得多了。

  某知名博主打算征集一项公益活动的召集人,让有意者“私信”报名,结果不少人给他的私信里只有“报名”二字,再懒得多一个字,这怎能让人放心把现实的担子交给他呢?

  不知怎么,就想起了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时说过的一句话,“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这话套用在围观中,其实也未尝不可。这“未必”二字,置于有无之间,让人费尽猜详,倒是与网络传播特点颇为相近。如果,围观者谩骂成了习惯,甚至也“仿佛颇愉快”,至少已和鲁迅极为不屑的“看客”相差无几。

  质疑需要勇气和底气。勇气是面对可能的外界风险,底气则是自我修炼,也包括道德修养。如果把习惯性质疑变成了骂街泼妇,传染开来,会渐次消解弥足珍贵的围观力量,毕竟,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尚若挺身而出苦撑危局的要被活活骂死,而闭着眼睛轻松骂街就可以博得眼球、引为同类,当真是要误尽天下苍生了。

  如果有朝一日,围观渐渐被不负责任的低质量骂战主宰,甚至连不抛弃不放弃地致力于改变中国的人都要陷入地雷阵,围观就真成了可怕的看客了,而看客心态会杀人于无形。这才是令人忧心忡忡的。

  这年头,围观不足恃,改变中国又该“恃”什么呢?至少,围观改变中国,那敬畏心与责任心是不可或缺的。而要改变中国,请先从改变自己开始,比如无人处开骂的习惯……

  李泓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广告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评论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目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国际新闻
   第A24版:国际新闻
   第A25版:职场方圆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 体育新闻
   第A30版:体育新闻
   第A31版:体育新闻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35版:广告
   第A36版:新民环球/商界
   第A37版:广告
   第A38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9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40版:广告
   第A41版:广告
   第A42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43版:广告
   第A44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5版:广告
   第A46版:新民环球/教育
   第A47版:广告
   第A48版:新民环球/教育
   第AA01版:包封
   第AA02版:广告
   第AA03版:广告
   第AA04版: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1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2版:现代家居/我的经验
   第B13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4版:家装之窗
   第B15版:现代家居/个性样板
   第B16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7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8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9版:新智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3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4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品牌专题
   第C03版:美容扮靓
   第C04版:现场表情
   第C05版:名品风尚
   第C06版:标志橱窗
   第C07版:标志产生
   第C08版:新尚画报
   第C09版:新尚画报
   第C10版:城市品质
   第C11版:新尚假日
   第C12版:男士部落
   第C13版:新尚展厅
   第C14版:创意单品
   第C15版:新尚专访
   第C16版:明星潮事
   第C17版:博物巡访
   第C18版:秀场故事
   第C19版:走近大牌
   第C20版:都市情调
保护个人信息重在追查“部门行为”
吃货的幸福指数
删除“删帖公司”,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媒体观点
疯狂的“蜜剑”
劣质自行车让“仁爱”之心跑向何方
如果“围观”演变成“看客”
新民晚报评论A08如果“围观”演变成“看客” 2012-04-27 2 2012年04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