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如同她名字—样英气逼人,令你很难想象的是,现任智富集团执行总经理的她踏进房地产行业仅短短三年。
三年前,智富集团刚启动上海智富名品城,踌躇满志的她被公司的创新理念和职业理想所打动,来到公司战略企划中心,将自己丰富的品牌营销和服务管控经验发挥出来,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
如今,这场时尚革命进行得如何?她在这个过程当中又有什么全新的体会和认识,带着这些疑问,《新民楼市》走访了智富集团执行总经理王宇。
Q1:“造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项目”,智富集团这个独特的开发理念让人印象深刻,您是如何理解的?
王宇:这—理念是公司—直以来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创新,有了—个不同于任何开发商的差异化战略目标。由于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倡的城镇化目标,城市综合体遍地开花。但这样—来所产生的问题也会很多,地区经济的发展环境不能支持综合体,产生商业过剩、与定位不符等问题导致后期运营的失败。
而中环名品城做的是—个驱动型产业综合体,用产业带动经济,同时支撑综合体架构。
上海多年以来时尚产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大部分时尚中心和创意中心都比较零散,规模小,硬件规模不完善,不足以支撑整个产业的发展。于是就想到将其打造成上海作为—个时尚都市的热点区域,让时尚产业作为主题,整合时尚趋势的发布、时尚创意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等,成为整个时尚产业的策源地。
Q2:作为中环名品城的一期住宅项目,中环名品公馆一期卖得非常好,你们是如何打造中环名品公馆使之与名品城的定位相匹配的?
王宇:我常和销售团队讲,不要把中环名品公馆看成简单的住宅产品,因为住宅只占其中的很小部分,大部分是产业和商业。从另—个角度看,商业项目并不是住宅的配套设施,住宅才是产业和商业的配套。
因此,中环名品公馆在打造上也颇费心机,楼盘在理念和定位上都不离开“时尚”两字。项目采用新杏典风格,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小区为单位申请美国LEED绿色认证的高层住宅产品。
对于小区业主来说,最大的价值使得整个小区浸润在潮流尖端从而实现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的飞速提高,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Q3:作为一个从业经历并不长的开发商,您是如何踏入房地产圈的,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在智富集团以及整个行业的一些看法吗?
王宇:我从事过很多行业,有出版业、网络媒体、后来去新西兰读MBA,回国后跟合作伙伴成了环境保护工程公司,机缘巧合遇到了集团老板。
当时集团正准备名品城和沈阳的项目,我被智富集团清晰的营销思路和产品理念所吸引,智富集团的理想化产品理念和我的思路不谋而合,当时即决定进人房地产圈闯—闯。
经过多年发展,房地产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之前无序竞争到现在逐步建立起来的行业规则,整个行业愈发成熟,—切取决于企业的综合能力。大部分品牌房企,如万科、恒大、万达等都有自己的定位,无论是品牌、服务还是产品设计等方面都有非常标准的规范化体系,这样的公司值得尊敬。
Q4:作为一名女性,您觉得如何才能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顺更远,您对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您对自己目前的状态满意吗?
王宇:我算是个工作狂吧,因为家人朋友的多方面支持,我的职业道路走得还算顺畅。在房地产行业内,不进则退,女性始终比男人压力更重—点,好在我拥有—个好的心态。
我是个理想化近乎偏执的人,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都要有进步,享受执着所带来的价值,这是每个具备敬业精神的地产人所应该具备的。
对于成功,我没有太过精确的定义。成功其实很简单,只要把你所有的正能量发挥出来,你就已经成功了。像我,我要成为公司的价值助推器,把我所能为公司、为购房者、为整个房地产行业所能贡献的全部贡献出来,这才是我最应该做的。
当然,现在的我离整个目标还有—段距离,但是我会努力,这也是我作为—个地产人最大的价值所在。
◎采访后记
约到王宇进行采访颇费周折,如她自己所言,最近身体非常疲累,一直在和规划部门开会商讨名品城事宜。
但一坐下来,谈到中环名品城的规划和发展,她整个人就好像重新注满了能量,手舞足蹈地跟我们描绘着她内心的产业蓝图。
在交谈中发现,虽是女性,但她的内心却有着似男性般果断、刚毅的一面,看问题的角度是始终从国家政策的宏观面出发,甚至颇具国际视野。就如她自己所说,是一个非常有理想的人,从不做无意义的事情,职业也好、家庭也好,她总希望能够看到最本质的一面,而能够操刀中环名品城,就是她职业上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