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带进大山
2005年,上海交大的几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组建了一个以“改革农村”为目标的社团——思源爱心服务社,2007年起在社会企业和爱心人士的资助下,开始组织乡村教师培训。
随着社团成员的一代代接力,大学生们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习技巧带进大山之中。即使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也没有让培训中断。6年过去了,思源爱心服务社已培训近300名优秀乡村教师。
今年,90后大学生们继续接棒这项公益活动,更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和上海交大的支持下,首次将乡村教师请出大山、草原。
大学名师公益授课
项目负责人、上海交大陈恩桃老师向本报“暑期教育热线”介绍,本期培训中,大学生志愿者为乡村教师们讲授了教育心理学、体验式培训、电脑与信息教学、课外实践教学、校园安全等课程。全国优秀教师施索华、上海交大体验式培训创始人陈猛等名师也是这次培训的主力师资,所有课程都是公益授课。
施索华老师不久前腿部骨折,她坐着轮椅赶来与乡村教师分享从教20年来的感悟。陈猛老师的体验式培训看似简单的游戏,蕴含了“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如何进行最好的教育”的思考。本报记者 易蓉
(暑期教育热线:聚焦新鲜事、有趣事、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