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七情六欲,难免激动悲哀,欢喜忧愁。若是对观看竞技比赛的人群进行心理评估测试,估计没几个人不焦躁,难不成他们的心理都不健康?
同理,初入职场,难免忐忑不安。再来个入职前心理评估测试,不是更将人的紧张情绪无限放大吗?更甚的是,嚷嚷心理健康比技能更重要,这样根本就是混淆黑白,本末倒置,实在不敢苟同。
何为心理健康?百度释义: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这些,是基于相对平和环境下的说辞。
当下,竞争激烈,压力无处不在。有点上进心的人,难免显现轻微强迫症和抑郁行为,并偶尔伴随焦虑感。倘若依此定性某人心理不健康,颇似职场潜规则所言,我说你行,不行也行;我说你不行,行也不行。
女儿高考进倒计时,我这个当妈的除了全心做好后勤服务,再就是充当女儿焦躁情绪的垃圾桶。女儿很忙,很紧张,经常因为某道题做不出发急。她周日下午休息,我利用做饭间隙拖地,拖到她跟前,她猛地来了句,你能不能不拖地,整那大动静,让我烦躁得很!我赶紧说对不起,马上收工。
女儿平日很淡定,并无精神异常。只是踩在高考这个节骨眼上,想考出好成绩,而一模二模,成绩并不尽如人意,才引发焦虑情绪。若是由此认定她精神有问题,岂不是全体高三生都难逃其咎?
淡定,并不排斥焦虑。只要能控制住,偶尔发泄发泄,倒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最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