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发明,冷战对峙中发展出“相互确保摧毁”战略,意思是你打我,我完蛋,但你也一定完蛋,从而形成恐怖平衡。该战略的英文首字母(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组合起来正好是另一个词MAD(疯狂)。
如果超级大国那么多精英头脑博弈,到最后都会得出个“疯狂”结果,那么一场商战下来,诸多“疯狂”乱象也不足为奇了。我说的是双十一网购狂欢。消费者的各种算计纠结,如临大敌;电商的各种吆喝出招,全力以赴。电商两大手段:一个是低价,一个是快。
为了快,快递商手忙脚乱。即便如此,很多商品的运送还是没有宣称的那么快;关键是,即便真的快,就是付钱的好理由么?双十一时绝大多数商品,对消费者来说其实都不是那么着急的。真要着急,挪步上街买就是了,哪里还等到这时候。明明是等得起的,却被商家鼓动着因为快而沾沾自喜、欣然下单,是否不能算明智?要是真因为快递不快造成生活混乱的,只能怪自己日常生活没有规划好。因此,快,有啥了不起?
电商狂欢不仅是对个体消费者的困扰,社会层面也有影响,比如对快递业正常运营的冲击,再如走形的经济解读。比如和实体经济比,当天的成交量超过了若干城市实体经济成交量之和的说法。看似有理有据、言之凿凿,然而这种比较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前提:比较要在同一基点上,否则就没可比性。如果所有实体商业也以半价来促销,你再拿两个数字比较,得出电商大行其道,实体穷途末路也不迟。
双十一是一家电商发起,众多电商跟进,整个社会参与的狂欢。电商的造势和来事本领固然让人刮目相看,但如果这场狂欢仅仅它是赢家,别人都是陪衬,不免让人心有不甘。商家求盈利,利字当头,种种说辞。要识破其花招,不花冤枉钱,不受冤枉气,我辈消费者,或可问一句:快,有啥了不起?
类似对付商家的句式还包括:新,有啥了不起?多,有啥了不起?
回到“疯狂战略”。当政客炫耀“我可以毁灭你几百次”时,他的对手冷静地回答“我只要能毁灭你一次就够了”。是啊,哪需要那么多,毁灭,一次就够了。